最初秦谊的设想用软质材料制作的双边马镫,使用效果非常不好,易损且脚难以伸进伸出,而且没有马鞍的支持,这种软质马镫使用效果很差。
后来林宏的手下多次尝试,再加上秦谊这个穿越者的指导,终于发现,马镫还需要一个前置科技,那就是高桥马鞍,这才把马鞍和马镫的科技点出来。
这高桥马鞍和马镫的发明,都需要有过硬的金属锻造技术,也难怪汉人要比骑在马背上的那些外族率先发明了真正意义上的马镫。
在没有鞍镫的时代,人们需要骑跨于裸马的背上,仅靠抓住缰绳或马鬃并用腿夹紧马腹使自己在马匹飞驰的时候不致摔落。但这种方式是很不可靠的,首先是长时间骑马容易疲劳,同时在奔跑的马背上也难以有效地使用弓箭,而在近战中,骑手无法随心所欲地使用刀剑和长矛,劈砍或刺杀落空、双方兵刃的撞击等都随时会令骑手从马上滑下。因此的训练难度极大,规模难以成型,战斗力也不及后世。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骑兵的作用只是侦察、侧翼包抄、骚扰遮断、偷袭和追击,只是骑马的步兵,跑到目的地后下马作战,遇到敌人需要射箭时大部分普通骑士都需要停住马或干脆下马射箭。因此并不能成为作战主力,更不用提独立承担整个战役。
有了高桥马鞍和马镫之后,整个战争的形势也将发生变化,骑兵作战也是逐渐改变了存在的方式。
只是这个大杀器却是被秦谊给隐藏起来,他本来是要拿着到生死关头,或是投靠曹操后在官渡之战中再把这个科技给用出来,只是现在迫于匈奴的压力,秦谊决心提前用出来。
现在用了这张马镫和马鞍的底牌来对付匈奴,但是不要紧,秦谊手上还有其他几张军事革新上的底牌没用出来,到时候绝对会利用代差来教三国群英做人的。
“真是好东西,有了马鞍和马镫,就是普通的骑手也能像一个久经训练的骑手一样能够做出各种高难度动作,在马上射箭和砍人都能更加有效!”童昂也是赶紧向秦谊报告。
“如果我给你配置上三千这样的马鞍、马镫骑兵,都是最棒的壮小伙,你能够打多少匈奴人?”秦谊一直以来藏着掖着,即便是现在爆产能,也只能短时间内弄出三千套高桥马鞍和马镫来。
“如果甲胄齐全,在原平上摆开阵势打,能打一万人!”童昂被秦谊一问,也是马上便沉声答道,只是看了一眼秦谊那颇有些期待的眼神之后,童昂一咬牙,也是爆出了另外一个数字,“只要能够多多准备,就是一万五也不在话下!”
“好!到时候给匈奴们一个大大的惊喜!”
——我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分界线——
秦谊发明的高桥马鞍和马镫,使骑兵取代步兵成为战争的主力,马匹不仅能用于迅速集中力量,并且也能用来作战了。速度可以转化为突击。——《中国通史·秦汉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