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飞燕下来战书,约我等明日决战,如何对敌?”
会议室的房门突然间打开,一下子进来两个人,赫然是当朝太傅王朗王景兴,以及在秦谊手下打杂的郭淮郭伯济。看着这一老一少的组合,秦谊也是生出一种莫名其妙得感觉,整个人都鬼畜起来。
随着袁绍撤回了自己经营许久的邺城,秦谊也是不敢强追主场作战的袁绍,毕竟秦谊手下的将士们现在也是需要休整。
不过秦谊却并没有停下追求统一的步伐,而是带着核心团队,来到北面的常山国,准备发动对黑山军头领张燕的最后一战。
巅峰时曾经聚众百万的张燕,在常山和袁绍、秦谊先后打了两场大战,尤其是后面那一场,被秦谊打崩后也是被秦谊掳掠了几十万部众,此后或多或少又与袁绍打了几仗,实力更是衰弱的厉害。
前段时间眭固也是奔走于各大黑山山头,按照秦谊的要求对黑山个头目进行分化瓦解,也是把张燕的墙角挖得厉害。现在终于张燕的手下,控制的人口只不过在三十万之众,张燕也就能拉出两万可战之兵。
而且这两万人也是畏晋如鼠,几年前发生在常山的那一场大战,对其中不少人来说都是记忆犹新的事情,并州铁骑的强大,也是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再说为什么非得要和并州人作对呢?当时被并州人掠走的人口,都被非常妥善得安置下来,在上郡、西河和河南安定得生活着,至少有一个强大的朝廷在罩着他们,比起在太行山余脉中挣扎的黑山贼们不知道好了多少。
更不用说现在并州人和朝廷是一伙的,即便是张燕张老大,成了气候后也是和朝廷要了一个平难中郎将的官职。太行山上的不少军头也是渴望能够被朝廷招安,洗白自己。现在橄榄枝都递上来了,为什么不投降呢?
所以当眭固带着联络黑山,骚扰袁绍的使命来到太行山后,也是马上拉起了几万人的队伍,有力策应了黎阳和常山的战场。
正是基于这些眭固搜集的情报,秦谊的谋士们,才决定在大军没有休整好的时候,发动了对张燕的最后一战,争取迫降张燕。
只是被秦谊集团视作不堪一击的张燕,却并没有马上选择投降,竟然向秦谊下达了战书。张燕倒是在这个时候,表现出了自己的血性。
其实对张燕的这个选择,很多人都已经猜测到了,毕竟张燕作为黑山之主,也是一方诸侯,一旦投降了秦谊,那就是连生死都被掌控在别人手上。
面对死硬到底的张燕,秦谊的参谋们也是制定了以打促和的方案,先给张燕一点儿颜色,让他知道自己一点儿机会都没有。
毕竟像公孙瓒、张士诚这种失败后拉着全家去死的狠角色实在太少,大多数人都是投降混个活路的。历史上的张燕最终也是带着十万部众投降了曹操,投降他秦谊也没啥问题。
这次的军事会议,便是商讨如何打这一仗的。只不过此时这场会议的正主,除了秦谊外都还没有到场。
作为历史上垂问秦雍的名将,秦郭两家又是世交,郭淮不用写一篇《我的九卿爸爸》的获奖作文,便已经成了秦谊重点培养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