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湖休整了近一个月时间,李毅抽空往陈应设立在余杭兵器作坊走了一圈。
杭州境内有运河和新安江水运的便利,陈应的兵器作坊已有两千多人,比几个月前扩张了一倍,不少人是新招收的学徒。
徐明义为江南总督府下的订单一直排到明年中旬,火器出厂立刻付一半的定金,另一半会在交货两个月后支付。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李毅走了一圈后,对兵器作坊的运转情况很满意。
江南火器和兵甲的产能比半年前扩充了一倍,而且再没有从前质量不过关的毛病。
徐明义之所以要压两个月的款,正是等候兵营将士操练的反馈。
李毅预料的没错。
只要从事兵器制造的商人有钱挣,也许过不了几年,李毅不但不用担心火器、兵甲不够用,还要担心生产出来的火器和兵甲没有地方可去。
杭州平静,南京嘈杂。
一个多月后,南京城内的科举结束了。
此次科举与往次不同,一切从快从简,很多士子留在南京等候放榜结果。
李毅在一队亲兵护卫下,悄无声息返回镇江大营。
李毅隐在杭州时,南京城内有各种说法。
等李毅到达镇江的消息传开,这些消息都像是在一夜之间消失了,没有朝臣再敢随意议论。
隆武皇帝也只是先放出点风声,当然不会就此幻想李毅真的就把田赋上缴朝廷。
这不仅仅干系到江南一地,还关系两湖、福建、广东、广西等地,可谓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隆武皇帝把希望寄托在何腾蛟身上,只要两湖稳住脚跟,能坚定支持朝廷,他才好一步步施为。
李毅没有进南京,那里发生的一切现在与他没有关系。
二月中旬,两湖传来很不好的消息。
何腾蛟率东路大军攻打武昌,结果被满清贝勒勒克德浑率军击败,五六万败军退向了长沙。
李毅与郑芝龙商议后,上书请命,愿率军西进援助两湖。
对于何腾蛟的战败,隆武皇帝那是又失望又惊恐,没想到他寄予厚望的何腾蛟居然如此不堪。
不过,两湖军虽然败了一阵,但何腾蛟麾下还有近十万部众,并且湖北战役还在进行中,堵胤锡正率军围攻荆州。
基于此,隆武皇帝以江南防线更为重要为由,断然拒绝了李毅的请战。
在隆武皇帝看来,再让李毅的势力扩充到两湖,他就再也没有与军镇讨价还价的本钱,说两湖是他的救命稻草也不为过。
李毅再上书,隆武皇帝再驳回。
朝廷的特使匆匆前往南昌招降金桓,隆武皇帝在密信中许诺,如果金桓割掉鞭子反正后驰援两湖,击败清军可封王。
在隆武皇帝看来,既然已经封了两个王,那何妨再封一个王,毕竟,王爷多了就不值钱了。
南京城沉浸在一种期待的气氛中,这里只有极少数人在关注两湖的战事,烟花柳巷谈论的多半是科举的话题。
秦淮河畔又重新热闹起来。
朝廷本次开科举是被江南总督府赶鸭子上架,隆武皇帝多半心思在两湖上,一直由内阁首辅朱大典亲自负责开科举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