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船舶司主官不好当啊,唐钰的心被提了起来。
“这次来,本王给你带来了个一个幕僚,他叫董方,原来也是宁波人,也许偶尔能给你出个主意!”
唐钰愈发猜不透李毅的心思。
“本王的要求是,宁绍船舶司两年内至少要让郑氏不再染指浙海,三五年后,当本王要北伐时,能有一支水师能杀向京城和辽东。”
那一定是一支庞大的舰队,而且需要提前考察往北的航线,设立补给点。
唐钰如梦初醒。
董方是个秀才,四十多岁,看上去比实际年龄要老一些,唐钰见他不像是那么难相处的人,心思稍安。
楚王府的秀才比举人多,举人比进士多,不是秀才比举人或者进士更能干,而是举人或者进士的眼界太高,楚王府在他们眼里太小容不下那么多大佛。
李毅在宁波留了一天,然后悄然离开。
林宸、凌宏和秦宁能从西番那里重金购买各式火器仿制并改进,只要有人买,造船这一行不会沉寂太久。
大明有的是银子,李毅在晋地见过很多商人挣了银子便埋在地窖里,那真是太可惜了。
沿着宁波往西,全是山路,山里的映山红开了,花团锦簇。
六个人出来,留了一个人在宁波,离开时变成了一群人,宁绍副总兵胡立亲自率五百兵丁护送。
李毅此行南下,并不是专门来宁波,而是来金华城与郑芝龙相会。
郑芝龙是个人才,唯一可惜的是胃口太小,但这是李毅之幸。
郑森有雄心,偏偏又太急躁,但为了以防万一,李毅是绝不可能放郑森回福建。
郑芝龙不敢来南京,让郑彩带回一封信给李毅,语气极尽谦卑,恳请李毅南下相会。
与此同时,郑芝龙上奏朝廷,拥护朝政对刺杀案的处置,并表示将上缴近三年福建的赋税到南京。
这是刺杀案出后,继江西和两湖后,地方上的第三份奏折,郑芝龙又是大明的第二号人物,意义可谓深远而巨大。
在大同城被攻破后,李毅也需要维持与郑芝龙相对友好的关系,于是他接过了郑芝龙伸过来的橄榄枝。
不过,双方裂痕已经产生,再无法回到当初。
张煌言昨夜得到禀告,率军在东阳地界迎接到李毅:“拜见楚王殿下!”
这是继徽州之战后,李毅首次见到张煌言,年青人已经变得老成,他从徽州知府生升为浙江巡抚,还没有真正履任。
李毅微微点头:“许久不见,沧水风采依旧!”
这是以朋友的身份相称。
张煌言恭敬再拜:“楚王殿下神威,去年取两湖,沧水每听捷报恨不得牵马执蹬,手刃清虏!”
“好说,好说!”李毅哈哈大笑,翻身下马,扶着张煌言的肩膀走进金华城。
张煌言算不上李毅的心腹,但李毅对他一直很放心,张煌言能把徽州的富商、义军、山贼和士绅都弄得服服帖帖,那一定是个很懂得妥协的人。
一个会妥协的人,即使对他心中有不满,也不会坚决的反对他。
两人回府衙坐定,张煌言知道李毅为何而来,他一路上左思右想,还是忍不住劝道:“楚王殿下,如今清虏未灭,大明当一心向北,延平王世子的确犯下死罪,王爷宽宏大量,能饶恕他不死,乃是大明之福。”
张煌言话说的很隐晦,其实是在劝李毅不要对郑芝龙逼迫过甚,刺杀案干系李毅的自身安全,连柳随风在这件事上也不敢随意说话,张煌言是第一个对李毅劝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