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随风不敢藏私,把心中近日所思和盘托出:“摄政王,当前局势下,若镇西王吴三桂能与朝廷大军配合,大明便可从四面碾压清虏,驱逐清虏出塞。”
“但吴三桂只想在四川当土皇帝,这半年满足于得到汉中之地,使得大明几处战场只能各自为战。”
“不错!”李毅身在局中比柳随风更有切肤之痛,当年吴三桂反清,丢失了四川让满清如失一臂。
今天大明反转,吴三桂割据四川让大明如鲠在喉。
李毅长叹一声道:“可惜,朝廷眼下不能对吴三桂背信弃义,吴三桂和郑芝龙封地相距千里,但朝廷对某一人的策略发生变化会让另一人害怕,难保不会生出风波。”
柳随风点头道:“摄政王所言极是,但郑芝龙既已派施福率军北上助战,吴三桂在汉中龟缩了半年不出动,如不给予斥责难立朝令威信。”
李毅陷入沉思中,后又慢慢摇头。
柳随风知道李毅如今大权在握,但并不懂得朝令在大明的影响力,他早就发现,李毅从不把大明的皇帝放在心上,也以为别人如他一样也把皇帝看做无所谓。
但是,多少年来,中原的威胁都是来自北方的草原。
柳随风努力想从每个细节猜出摄政王李毅在想什么,只有那样他才能在朝堂中立于不败之地。
于是,柳随风拱手献策道:“摄政王,朝廷可派御史持圣旨前去斥责吴三桂,并可让一文官为监军,督吴三桂出战。”
李毅想着柳随风的话,同时被他进言时意气风发的神态吸引,这个瘦弱的身躯中仿佛蕴含着无穷的热情。
这样的人表面看上去淡薄安然,实际上却是很在乎权力。
倒是陈子龙拿得起放得下,挥挥手放弃吏部尚书职位,回松江府老家耕种读去了。
李毅见柳随风说的起劲,顺水推舟道:“好,这件事就交给你去办了!”
“遵命!”柳随风大喜,兵部尚书的位置稳了,他的喜悦感是如此强大,以至于忘记了掩饰。
李毅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直到柳随风醒悟收敛动作,他才露出会意的笑容。
议事完毕,柳随风告退。
每个从这座书房中走出去的朝臣,在出门之前都能看见一张巨大的地图,柳随风也不例外。
他曾经把这份地图记在脑海中向西番的传教士求证,连常年在海上行走的商旅也不能尽数知道那座地图上标明的陆地。
柳随风离开后,李毅无意识中抬头看见案桌两侧摆放着的两尺多高的呈文,这是七天内累计的奏折和呈文,送到他案头的每一件都关系到无数人的命运。
听说明太祖曾经每天处理朝事到深夜,李毅对此十分佩服,至少李毅做不到这一点。
即便李毅的精神、体力能支撑做到这一点,他也不想把余生埋在这些无止境的案牍中。
如此一来,朝政改革还需要更深入下去。
当然,负担虽然要减,但手中的核心权利却不能放下,因为这既关系到朝政安稳以及自己的身家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