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遥远的京中。
探春曾给众姐妹及宝玉递了帖子,说要起诗社。
一时众人汇聚在沁芳亭中,你一言无一语的,商议诗社之事。
其中探春、李纨、宝钗自然是极乐意的,李纨早便想起诗社,只是自己不会做诗,不好开头。
如今探春做了发帖广邀,李纨自然喜不自胜。
又有宝玉对此事极上心,更是早早的来了。
只奈何宝玉数日以来,每每魂牵梦绕,日不能寐,寝不得息,最无精打采。
虽然兴起而来,但宝玉来了不过才说了三两句,就倚着栏杆怔怔然的,不知想到了些什么。
探春等人见他双眼无神,眼下泛着青黑,气色也不大好,也不扰他,只让他在一旁呆着。
而众人之中,有宝钗出主意,探春说话逗趣儿,李纨附和,更有祝香菡在一旁嬉笑。
纵然迎春惜春不大说话,祝香玉不愿与众人争风,只柔柔的笑儿。
众人各自取诗号,也是热闹非凡。
待众人商议罢了。
宝钗便号做:蘅芜君
宝玉便用旧日之号,有绛洞花主、无事忙等。
探春则是蕉下客
迎春:菱洲
惜春:藕榭
李纨:稻香老农
祝香玉、祝香菡姐妹当年来投奔,幸得贾母怜爱,也得入住大观园,只是二人合住一无名小院,更是李纨觉得不好,便用她们二人的闺名,起了玉菡院三字,并命人拟了匾。
偏偏迎春惜春不大会做诗,宝钗便建议她们用院名。
她们姐妹二人虽然也都知书识字,论起诗才却大不如院中姐妹,是更不会做诗的。
因此一时踌躇不决。
好在宝钗温柔一笑,接着温声说道:
“既然她们有了菱洲藕榭,你们何不寻寻自己瞧中的典?”
宝钗说着,正要替二人说一个,便听祝香菡迫不及待的说道:
“我一直是极爱荷花的,又爱极了李璟的一首《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这两句可真是说到我心里了。偏我名字了也有一个‘菡’字,如今我要了这菡萏二字,方正好。”
众人听了,只一笑而过,也不多说。
唯有宝钗轻笑一声,道:“极好,只是这诗句清愁,你莫要陷了,也就更好了。”
宝钗说着看向祝香玉,只听祝香玉说道:
“她既然有了,我又岂能没有,只是我实在不会做诗,只叫我‘帘中客’,凑个数罢了。”
众人也都笑了两声,饶了她去。
一时探春自己做了东道主,众人齐赋白海棠。
待写罢评后,宝钗夺魁,当之无愧。
众人虽然皆不是器小之人,但宝钗一首诗为魁首,当之无愧,众人皆比之远矣,虽然众人对此都是心服口服,自愧不如。
然众姐妹并无在诗才上,与宝钗媲美之人。
此番是宝钗为上,下次自然亦是宝钗为上,毫无悬念,饶是探春李纨这两个对诗社极有兴趣的。
此番过后,竟也觉得可有可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