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王托腮想了一阵,道:“说故事吧。”
“每人说一个故事。可以是奇闻杂谈,可以是自己胡诌的,也可以是根据历史改编的。”康王道:“反正,只要是故事就行。一个人说,在座的人猜。若是猜出来,说故事的人罚酒三杯,猜中的人赏酒一杯。若猜不出来,或者是猜错了,那就倒过来,说故事的人赏酒一杯,猜错的人罚酒三杯。”
“这个有趣。”说话的是齐王。
“二哥,”康王道:“更有趣的,不是这个。”他说:“故事说太白了容易猜到,但也不能把所有信息都模糊,叫人全然猜不到。所以,还是要有规矩。”
“你且说说。”
“故事要有个大略的时间,人物如果不想说全名,可以用姓指代,在哪里发生什么事也要说清楚。”康王示范道:“比如说,前朝某某年间,有个李老大如何如何。大概这样子说,说完了,大家就可以猜。”
“这个可以。”赵王认同道。
“弟弟们觉得可以,”齐王看向燕王,道:“皇兄觉得呢?”
“大家若觉得可行,便玩起来吧。”燕王道:“确实有新意。”
王文彬取了一勺一碗做转盘,勺柄指向谁,便从谁开始,从左往右依次轮过去。
这主意虽新奇好玩,可经过方才的事情之后,顾灵芷总觉得康王没安啥好心。
刚刚那一圈下来后,她算是看明白了这一家兄弟在宴席上扮演的角色。
燕王和事佬。
齐王墙头草。
赵王吃瓜客。
康王挑事精。
惹不起,不如躲起来。
这是她早年养成的习惯。实在不行就打一架,打不过嘛,就逃呗。
小时候逃课,闯了祸也逃,撩姑娘公子失败了也逃。反正,解决不了的就逃。她拜入北渊宗后没少逃避修行,还由此落下不少功课,以至于早年的修行比其他人差了一大截。
可她素来只管自己痛快。
遇到解决不到的难题,首先想的就是逃。比如从方才裴书君那一句提醒后,她就一直在盘算这件事,想着如何从宴会上脱身。可左思右想,偏想不到合适的办法。
这众目睽睽之下,哪里是好逃的?
那康王不知是否看穿了她的心思,忽地抓起一个果子,扔给王文彬,道:“此就当军令,酒令如军令。”
众人一看,先是一怔,然后了然一笑。
这里,用的是汉朝时的一个典故。
传闻西汉时吕后宴请群臣,命令刘章作为监酒令。刘章请求以军法来行酒,吕后同意了。而后,宴席上有两名吕氏宗亲逃席,刘章二话不说,拔剑斩了他们。
此是为请军令行酒令。
也就是说,她压根没法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