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帝和李太医出来,就让李敢一人守在里面照顾虎头,周皇后一刻也不敢离开,生怕错过了虎头醒来。
也不知过了多久,屋里灯火通明如白昼,整个大殿安静的只听到细细的呼吸声,紧接着从屋里传来了细细快速的脚步声。
听到这声音,所有人都直起了背,目光向声音传来的方向望去。
“醒了,殿下醒了!“李敢一出来来不及请安便压着喜悦低声说道。
话音一落,一个人影从他身边飘过。
“小五,小五。”瑞帝来到虎头床前,紧握着虎头的手,轻而急促的唤了两声,一时再也说不出话来。
“父,父皇。”虎头艰难的发出声音,却不能成句。
“你不要说话,朕让李太医给你瞧瞧。”瑞帝连忙说道。
此时李太医已小跑进来,他搭了虎头的脉搏,过了一会说道“谢天谢地。”
“小五,他现在如何。”瑞帝问道。
“皇上洪福,殿下身子虽然很孱弱,但较之前强多了,这几日细细静养,相信一定无大碍。”
“这就好,这就好!”瑞帝连声说道。
“跟着李太医一起进来的周皇后闻言,吉极而泣。
“母,母后,不,不,不,伤心。”虎头一字一字的说道。
“殿下切莫说话,您此时需要静养。”李太医说道留
“那本宫就留在这里照顾小五。”周皇后说道。
“皇后娘娘,你也几日未歇息了,您先回去歇息会,这里就先让李敢看着,殿下刚醒来,不宜有情绪波动。”李太医劝道。
“这里就交给李敢吧,皇后陪朕去就寝,朕这几日也累了。”瑞帝见周皇后这几日强凭着一股气支撑着,现在虎头一醒过来,再见她却因疲惫老态毕露,便劝她去休息。
瑞帝与周皇后因心中挂念着虎头,只是小寐了一会,便又都起身,天已麻麻亮,瑞帝召来李太医询问虎头的情况。
李太医禀报虎头病情已稳,具体还需观察几日。
瑞帝听后,方才又落了些心,沉心说了声“上朝。”
瑞帝上朝的消息,很快就传了下去。
众臣集在大殿内一言不发,皆低着头,最为紧张的当然是太子李啸平,他偷偷抬头看了下瑞帝的面色,自然瑞帝的面色平稳,看不出喜怒。
“怎么都不说话,朕三日未朝,众卿家难道无事可奏?”瑞帝的声音也很是平稳,仿佛什么事都没有发生。
众臣见状,也乐得。不提虎头之事,该上奏的上奏,该讨论的讨论,只不过比往日乖了许多,能不让皇上费神的,绝对不让他费神。
“这契丹又派使者前来,问咱们的和文公主何时可以启程,还有边界互市的事情何时可以开启,这些还望皇上定夺。”
到了最后,方成硬着着头皮禀报到,这个事情契丹已经催了许多次了。
“朕知道了,此事就由刘大学士一并安排。若是无事,就退朝吧。”
众臣见瑞帝自始至终都没提虎头的事,心中皆安了;还好他们的皇上没有就事发挥,再来一场灾难。
过后心中又猜测,看情形这五皇子定是无大碍了。
唯有大子李啸平,心中的不安慢慢的加剧,虽然瑞帝没有提,可是看向他的眼神却是满满的厌恶。
“小五竟然没事!”太子李啸平一回府就将李华叫了过来。
李华闻言面如死灰,只是说“不可能!”
“不可能的事情已经发生了。”太子李啸平说道,刚刚宫中传来的消息已经印证了他的猜想。
虎头没死,但瑞帝仿佛知道是太子做的,只是需要证据。
太子李啸平想到这里,深深的看了眼前的人。
只要眼前的人落到瑞帝手中,他这个太子就玩了。
李华见太子盯着自己,心中也明白,于是跪下说道“是属下办事不力,给殿下添麻烦了,属下会处理好此事的,请殿下照顾好属下的妻母。”
当天,太子府中的一个小侍卫李华因与府中其他人产生口角,一时怒气杀了五六人,随后他也因怕太子追究而自杀。
“殿下这不是在告诉天下人那事是您做的吗?”赶过来的杜洛伟得知此事垂首顿胸的说道。
“典清是何人,他不死,迟早会被典清认出来的,本宫现在也是没办法,反正现在死无对证了。”太子李啸平说道。
……
周梦与游霜得知虎头逃过这一劫,皆是心中欢喜,当然欢喜之余,心中也是有隐忧的,怕瑞帝秋后算账。
只是这种担心一直未来,反而被接二连三的筹备去契丹的消息冲淡了。
看来瑞帝并未打算穷追此事。
“皇后在心中怨朕没有究追小五遇刺的事吗?”瑞帝看完虎头后,转而对周皇后说道。
“没有,只要小五好好的,妾就心满意足了。对了,今日小五情形大好了些,能吃好多东西了。“周皇后一提虎头,就忍不住眼中含笑。
“朕年纪大了,不敢查了。在京城中,能给小五下毒,敢劫杀皇子的,也就那么几个,朕能怎么办?查得清清楚楚叫那些臣子们站在一边笑朕?”
瑞帝有些疲惫的说道,他实在是没有勇气把这些事情弄得清清楚楚,来伤自己的心。
“皇上,您别伤心,是皇子们不明白您的苦心,往后他们会明白的。”周皇后劝道。
又过了几日,游霜出嫁契丹的日子定了下来,大学士刘仁山将出使谈判名单和随嫁名单分别递给了瑞帝。
瑞帝并无大的反对意见,只是说“听说老四整日在家里守着他的妃子,朕的儿子,只顾守着妇人过日子成何体统,让他带领使团出使契丹,让他磨砺磨砺。”
四皇子李啸炎闻此只得苦笑道“看来父皇连给本宫自证清白的机会都不给,就把我这当儿子的恨上了。”
而一直胆颤心惊的太子李啸平闻此信,心中大喜说道“父皇英明,看来他还是怀疑老四的,本宫终可以松口气了”
但太子李啸平还未来得及高兴几天,便从宫中传来消息,“陈贵妃不德,被贬为宫女,打入冷宫。”
太子李啸平闻言,面如土色,连去替其母亲申辩的勇气也没了,只是愈发疑惧,有时甚至神情恍惚。
对于瑞帝这种各打几大板的做法,朝臣们也只是装看不见,听不见。此时他们也没有多余的时间去管这些闲事,自己的事还忙不过来呢。
就算对此事关注的人,比如大学士刘仁山,也因对太子李啸平失望而不再管此事。
更何况大学士刘仁山已十分明白他是扭不过瑞帝的,如果之前反对是因为心中的道义,但太子李啸平的表现也不附合道义了,更确切的说不附合人君。
心志不坚,无恒,怕事,昏庸,沉迷女色,这些都预示着其必败无疑。
就这样,太子李啸平,在大臣们的相互争斗中被遗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