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澜殇伤渐渐好转,东郢恢复如常,唯一不一样的,就是和北疆和娄兰关系达到了冰点。
北疆皇在大萧被杀,事情原本已经压下去了,白展之带着君澜殇查到的证据继续追查,最后把证据尽数交给惜月公主,一并护送惜月公主回北疆。
结果北疆城门紧闭,根本不看证据,只道惜月已经叛了国,和大萧是一伙的,甚至扬言要捉拿她祭奠北疆皇。
惜月气的半死,知道兄长一出事,北疆政权落入别人之手了,而且新的北疆皇登基,态度很明确,一个字,打。
白展之见状,只能惜月公主带回去东郢安置。
至于娄兰,桑莫羽掌控了大局,搞死了娄兰王,而且根本不顾隽意公主尚在大萧,已经点兵清将。
君澜殇至重新上朝后,不眠不休的忙着,没错,忙着准备开战。
大臣们听说后,分成了俩波,文官们都觉得这位少年天子是不是因为失去皇后伤心过头了,纷纷来劝,什么能求和还是要求和,又一一列举了打仗的诸多不好。
什么劳民伤财了,什么百姓不得安宁了,扯东扯西的一大堆,更有甚者,说娄兰和北疆无非是想占点好处,实在不行,和亲,给点银子息事宁人,要不然割几座城池,也没什么。
武管们早就按捺不住了,直说文官们懂个屁,娄兰和北疆虎视眈眈,根本不是割几座城池给点银子就能解脱的,再说,他们大萧的地盘,凭什么白白让给别人?今天不打,明天照样要打,还不如趁早把他们给收拾了。
两边人骂的唾沫星子横飞,文官讲究,骂人也要拐弯的,武官就没那么多了,哪个词难听骂哪个。
文官们骂不过,被喷了一脸唾沫星子,就拿莫淮桑说事,说他本是娄兰人,俩国也算是关系不浅,要真开战闹僵了,对他不好。
这时候莫淮桑就会幽幽的来一句,“皇上,什么时候开战,替我出出气?”
文官们气了一个倒仰:您还记得您是哪儿的人吗?
这时候,少年天子就开始和这位莫大人商量先打哪儿的问题了,武官纷纷加入,谈的不亦乐乎。
被忽略的文官“……”
……
弹指一挥间。
三年后,大萧京城。
这三年时间,君澜殇多次征西战,打的娄兰和北疆多次割城池求和,这三年间,也陆陆续续冒出了不少小国,甚至娄兰往北的往北,以前一直没人的沙漠里,居然出了一个北漠王朝,是马背上建立起来的王朝。
原来的四国,变成了现在的多国。
这些才建立的小国本就是靠着打才得以生存,攻城略地,无所不干,见大萧富饶,渐渐的就把手给伸向大萧来了。
众大臣忧心的不得了,皇上御驾亲征就御驾亲征,振奋民心是好事,让大萧更加强盛也是好事,可您一年里在大萧待不了几日是怎么回事?
不待就不待吧,好歹找个靠谱的人监国啊,您把朝政都丢给内阁首辅是几个意思?
大萧破天荒的立了两位左右两位内阁首辅,两位就两位吧,其中一位是白展之也就算了,好歹将军府满门忠烈,白二公子三年前为了护送北疆王回北疆,至今下落不明,可另外一位是莫淮桑,这就很让大臣们头疼了。
莫淮桑可是娄兰皇子啊,就算他现在不是了,可万一呢?
他要是哪天和娄兰来个里应外合,大萧江山岂不是要拱手让人?
而且,这些首辅大人从不上朝,经常不见人影,吊儿郎当的,半点宫里的规矩都不守,明明都是一样的首辅,怎的白首辅就守呢?
大臣们愁的睡不着觉啊。
所以君澜殇一回大萧,就收到了二十一道折子,道道都是参莫淮桑的,明里暗里都说,让他收收心,把他的权利收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