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新式武器(下)
第二件新式武器就是马钧成功改进的连弩,因为按照吕布的设想,连弩不需要像脚踏弩那样追求射程,保持六十丈到八十丈的有效射程就可以了,这样就可以大大的缩小弩身和重量。
马钧利用自己之前研发过转轮水车的经验,设计了一组巧妙的齿轮加上连杆,使得弩机可以完成击发,然后拉弦,再击发,循环往复。加上使用箭匣供箭,一匣十支箭,从上往下排列,依靠重力,先击发最底下的一支箭,然后依次下落,射击结束,更换箭匣即可。每个弩手最少可以携带五组箭匣,就是五十支箭。
箭头由管老铁根据吕布的草图设计打造,三棱型带血槽,杀伤力惊人,而且吕布还将早期火枪的队列射击方法引用过来,连弩射手们分成三队,一队射击,一队待机,一队更换箭匣,这样保持了输出火力的连续性。
大战在即,马钧还想办法改装现有的硬弩,使其暂时具有连射功能,新式连弩也正在赶制当中,高顺已经安排士兵进行新战术演练了。应该可以列装部队之后,就很快的形成战斗力。
第三样武器,其实不算是新式武器,它们就是吕布的玄铁马槊的简化版,这一批新打造的马槊,使用柘木为杆,槊身采用了根据吕布的建议改良的灌钢法打造,生产效率比百炼钢提高不少,当然质量不可能达到百炼钢效果,可是也比原先的普通的铁制兵器提高不少。
灌钢法的使用,使得煤炭开始大量使用,减少了对木炭的依赖,而节省下来的木炭也有大用。这些简化版的马槊已经配发给了那个新建的重骑营,高顺给他们取了个名字叫“破军狼骑”,因为他们的头盔都做成了狼头形状,护面则是狼的血盆大口。
这个营的将士全是陷阵营中挑选出来的膂力过人之辈,重达五十斤的马槊也只有他们才能使得动,重甲骑兵配上马槊,集群冲锋时的壮观场面可以想象。全军所有的西域马都被这个营挑走了,因为普通的匈奴马和河套马根本就驮不动这些顶盔掼甲之后重达几百斤的大汉,更遑论还要冲锋陷阵了。
吕布和马钧多次促膝长谈,他想看看自己知道的来自未来的技术究竟有多少可以在东汉这个时代实现。马钧已经是这个时代顶尖的科学家或者叫发明家更准确,这其中必然会说到中国传统火药,也就是黑火药。
在两汉之时,因为道教炼丹的需要和实践,早已有了最原始的火药,只不过古人还未得到完美的火药原料配比,也没有重视火药的其他用途,更是没想过运用到军事上来。
甫一交谈,马钧确实知道火药的存在,只是平时接触不多,只知道道士炼丹常用。当吕布把硝石、木炭、硫磺的构成配比告诉马钧之后,马钧答应会找来原料,然后寻找一个秘密地点进行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