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此,索特的实力更加强大,损失了一万五千人,却补充了四万人。
粟特步兵和旁遮普步兵可都是远远优于喀布尔步兵的优秀步兵,装备也好的多,最起码人人都有铁甲穿。
唯一的不足,就是做为传统的印度步兵的代表,旁遮普步兵虽然身穿铁甲,却是光着双脚,头上戴的也不是头盔,而是他们民族特色的头巾,没有任何的防护作用。
对于印度人的顽固与执着,索特十分了解,不过他们也有优点,就是在他们的宗教的洗脑之下,打起仗来可是悍不畏死,十分的勇猛。
贵霜帝国军终于在攻克了十多个小城镇之后,迎来了一座大城,这座大城是大宛首府贵山城与贵霜帝国之间的最后一道屏障。
地理位置十分险要,正正的掐死了必经之路,双方对这座城池都十分重视。
它的中文名称叫做新宛城,是汉军建立大宛总督府之后,翻修扩建的。
索特兵临城下后,没有急于进攻,而是开始进行攻城的准备。
贵霜帝国从希腊人和波斯人那里继承了一些先进的军事技术,在攻城方面还是有一套的。
特别是这次一路上打到东方去,少不了攻城略地,所以攻城器材方面的准备的比较充分。
之所以开战准备了这么久,就是有很大部分的时间和人力是花在准备攻城器械上。
索特的先锋大军就专门携带了一些攻城器械和工匠,到达新宛城,在城外扎好营地,就开始组装这些攻城器械。
第一种攻城器械,叫做弩炮,类似于中央军的连珠弩炮,用绞盘来拉弦,使用的是古希腊人流传的扭力绳索技术。
比连珠弩炮的射程远不少,威力也巨大,适合用来攻城和守城,射程高达两百丈。
第二种攻城器械,其实就是人力投石机,跟霹雳车很像,射程也很远,五十斤石弹三百丈,一百斤石弹,能达到二百丈。
第三种攻城器械,最为笨重,不过聪明的贵霜工匠也将这个大家伙分成了数个组成部分,到时候组合起来,快速便捷,这绝对是最早的模块化设计。
这就是攻城塔,分为上下六层,最底层是人力推动或者畜力推动的部分。
中间几层安装有弩炮和硬弩,还有弓箭手,最上面一层有吊桥,可以直接搭上城头,供攻城步兵登城使用。
攻城塔外层是兽皮包裹,据说是为了防火。
最下面还有撞车,可以撞击城门或城墙。
虽然笨重一些,却绝对是攻城利器,等到三个攻城塔全部组装完毕,索特就下达了攻击命令。
三个攻城塔同时出动,前后左右都围满了手持大盾的粟特步兵和旁遮普步兵。这一次索特可是要来了一万面盾牌。
第一波进攻,索特就投入了一万粟特步兵和一万旁遮普步兵。
在冲锋的步兵身后,有五十门弩炮和三十架人力投石机,负责提供远程掩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