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知兄莫过于弟,赵匡义非常清楚赵匡胤的脾气,不逼着赵匡胤到了走投无路的最后一步,他绝不敢轻举妄动。
“你怎么确定李中易一定兵败于契丹人之手?是契丹派使者来告诉你的,还是你亲眼所见?”赵匡胤一张嘴就问到极其要害的问题上。
整个事情的关键,就在于,李中易是真的兵败了,还是假兵败?
见赵匡义一时语塞,答不出来问题,赵匡胤也懒得理他,接着追问:“就算是李中易兵败了,他死了么?你是不是亲眼所见?”
这一问,赵匡义更加不容易回答了,世面上的都是传言罢了,谁真的见着李中易死了?
“最后一问,李云潇早露面,晚不露面,刚一露面就被你安排的弩手射死或射伤了,你觉得世上有这么巧的事情么?”
赵匡胤的这三问,一问比一问厉害,一问比一问刁钻,一问比一问更难回答。
见赵匡义连一个问题都答不出来,赵匡胤不由重重的一叹,冷冷的说:“这么大的事情,你居然暗中和石守信都商量好了,你想过没有,万一你失败了,整个赵家都要陪着你一起完蛋?”
“则平兄,你告诉他,京畿道乡军的真相。”赵匡胤突然抬高声调,把一直守在门外的赵普给叫了进来。
“三公子,李中易临北伐之前,居然留下了三万精锐的禁军,冒充轮替的乡军,驻扎于京郊大营,你真的是好糊涂啊。”赵普刚进门,就连声责怪赵匡义。
“另外,李家军和别的军队不同,哪怕你真的射杀了李云潇,马上就会有替补的将领顶上来的。”赵普边说边跺脚,狠狠的埋怨赵匡义,“三公子,你的莽撞行径,真的误了大事。啥都没有准备好,你就敢冒然行事,唉,败家……”
赵普骂到一半,意识到不对头,赶紧往回收。
“都这个节骨眼上了,可谓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赵普满脸坚毅的望着赵匡胤。
赵匡胤知道赵普的意思,既然赵匡义这个傻小子,已经打草惊了蛇,不如将错就错,索性拼了。
“拿什么去拼?你我全家老小的脑袋么?”赵匡胤一副恨铁不成钢的表情,突然抬起手臂,重重的击掌。
“老苗,你告诉他们,究竟发生了什么?”赵匡胤恨不得一脚踢死赵匡义这个蠢货。
老苗是虎翼军的营指挥使,是赵匡胤心腹中心腹,嫡系中的嫡系。
“在北伐军中,有咱们的人。只是,由于大营中看守得极其严密,很难送信出来罢了。”老苗叹了口气,详细的作了介绍,“只是,运气还算不错,终于给他找到了押运的任务,这才偷偷的送出信来。”
“实话说,李中易不仅没有兵败,反而击退了契丹人,更拿下了幽州。更有甚者,李中易已经在幽州称了帝,改国号为汉……”随着老苗介绍的深入,赵匡义整个人都不好了,瞠目结舌,目瞪口呆,脑子里一片空白。
“三弟,你私下里瞎胡搞一气,险些误了大事,将把整个赵家拖进万劫不复之境。”赵匡胤真想一脚踢死赵匡义。
然而,事已至此,再怎么责怪赵匡义,也已经于事无补。
事实俱在,不容赵匡义抵赖,他只得耷拉下脑袋,任由赵匡胤斥责痛骂。
赵匡义低了头,赵匡胤反而不好苛责于他,毕竟,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赵匡义的过错是总是自以为聪明的独断专行,完全不和赵匡胤沟通。
事到如今,就算是自诩为智多星的赵普,也只能束手无策的干瞪眼。
赵匡胤在室内跺步转圈,不知道转了多少圈后,他猛的一叹,说:“事已至此,既然无力回天,只能死中求活了。”
“二兄,你有办法了?”赵匡义是始作俑者,他的处境最是危险,自然关心他自己的生死。
“能有啥法子?你若是逆贼,咱们全家就都成了逆贼,会能跑得掉?”赵匡胤完全气不大一处来的痛骂赵匡义。
赵匡义知道把天捅破了,只得低着头,老老实实的挨训,而不敢像往常那样顶嘴。
“石守信既然要去攻打皇宫,那就只能成全他了。”
到了真正要命的时候,赵匡胤所谓的讲义气重情谊的特色,瞬间破功,改为死道友不死贫道即可。
“至于咱们嘛,逃肯定是逃不过去了,只能置之于死地而后生了。”赵匡胤揪住赵匡义的耳朵,小声嘀咕了一阵子,赵匡义惊的目瞪口呆,“啊……竟然要这样?”
“哼,不这么干,你以为李中易会饶得过咱们家么?”赵匡胤怒瞪着赵匡义,心里暗骂道,不成气的东西,搞阴谋搞到自家药丸的地步,蠢货一个!
赵普见赵匡义不太乐意的样子,便叹了口气劝道:“不这么做,所有参与的人,无一例外,个个抄家灭族,绝无侥幸之理。毕竟是李中易主动谋划的阳谋,不捞几条大鱼,他岂能轻易的善罢甘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