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帐内的会议拉开了横山改制的序幕,之后的几天,林逸凡与韩松,郭怀理三人聚在一起,共同起草撤县改郡的章程,理清其中的厉害关系,制定各级职位的调动和安排。
经过数天的筹划和整理,一个全新的权力架构草案终于出炉。整个草案中大体采取了天武帝国的行政体系,以郡守为一郡长官,郡丞,通判为辅佐治理民政,都尉掌管全郡郡兵。但在林逸凡的计划下,在这个等级职位上又添加了一个幕僚长的职位。同时,在草案中规定,郡守统管一郡军民事务之权,郡丞负责掌管全郡一切民政事务,通判掌管郡内所有民政命令的审查权,幕僚长则有对各项命令的审核权,最终经由郡守审批执行。都尉统管全郡兵马,直接对郡守负责,但都尉只负责兵事指挥之权,其后勤,训练则由兵曹主事负责。
郡丞负责民事,其下辖六曹主事,学正,督邮,都头等佐官,而在林逸凡的规划下,在六曹之中又增加了两曹,即从户曹中剥离出商业署,提升为商曹;又将农稷所提升为农曹,于是郡丞下辖的便有八曹主事。这一安排,其实便是将农商作为横山今后最主要的发展目标了。
在军事上,都尉下辖左右校尉,负责带兵作战;军事参谋,负责策划分析战略战术;从军司马,负责一切后勤辎重,军医民夫管理等事宜。同时横山军分做三部,一为驻守部队,负责边关防御;二为守备部队,负责各地城池警备;三为机动部队,负责对外作战。郡兵则由骑兵,步兵,水军三军组成,其中,骑兵分为重骑兵和轻骑兵;步兵则由刀盾兵,长矛兵,弓箭兵,辎重兵组成;水军目前还未成军,未来将在夏水建立军港,负责保护航道以及运输物资。
而在县衙的官制上,大体与郡府相对应,分别是县令,县丞,主簿,师爷,八房典吏,三班衙役,教谕,驿丞等职位。而在县以下,林逸凡从之前,为安置十万难民而临时成立的管理基础上,建立乡镇一级的行政体系,成立镇公所,设立镇长一名,团练使一名,另将在早期横山发展起来的乡老议事制度,放在镇公所内,形成小范围内的有限自治。这是林逸凡心中的一点小心思,他希望,能够将现代的一些理念套在这个世界上试验一下,看能不能开花结果。
三人将整个权力架构整理出来后,接下来便是进行人事安排。安排得好,人人满意,自然更加忠心,更加勤于任事;可一旦安排失当,则必然引起失意者的不满,极有可能造成横山内部的不和以及动荡。对此,必须采取慎之又慎的态度来审视人选。
经过数天的遴选排除,数易其稿,最终才敲定了各级官职的任命。
林逸凡自然是郡守的不二人选;韩松自来横山之后,一直是兢兢业业,坐镇横山,处理大小事务,其能力已经深得横山百姓的认可,因此,郡丞之位非他莫属;刘岳作为横山老人,一向德高望重,在横山高层之中深得人心,作为一郡通判也是应有之意;陈登科乃是最早跟随林逸凡的一批人之一,一直便是他的心腹师爷,为横山的发展,立有筹划之功,作为郡守幕僚长更是无异议。而罗毅,乃是最早追随林逸凡的人,一身武勇,通军略,善治兵,横山军在他的指挥下,立下无数战功,在军中威望无人出其右,自然是当之无愧的都尉人选。
其余中层任命人员基本按照目前对应的职位进行提升,这些人大多是横山初创之时的老人了,伴随着横山一步步的壮大,他们也从中一点点的进步着。无论资望还是能力,都能胜任这些职务。其实说到底,还是横山目前人才过于匮乏,可用之人太少,不得不继续沿用之前的人员。只在新增的两曹中,增加了王富贵为商曹主事,刘老根为农曹主事,原本对应的刑曹主事则由薛诚担任了。
而都尉堂中,秦元浩任左校尉,郑晗任右校尉,张迁为军事参谋,孙三任从军司马。
林林总总的名单详细的罗列出一大串,待制定好后,便召开会议,正式公布。望着名单上自己的名字赫然在列,在座所有人都激动的挪不开眼,高兴的合不上嘴。根本不管林逸凡之前说的,这一份只是草案,还要经由众人讨论商量,才能最终确定。几乎所有人早已按捺不住,当场便立即全部赞同,要求审议通过。
无奈之下,林逸凡只好结束这场如闹剧般的民主决议,将这份草案发布出去,正式实行改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