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果然是最好的老师!
在这些尚且年少、对长生的追求还没有太大执念的少年们心中,绚丽的法术效果,可要远远比其能够提升的寿命诱人的多。
方言的对症下药无疑是做对了。在能够释放法术的诱惑下,一众弟子对于修行的努力程度可谓是直线上涨。仅仅是在一周后,第一个完成“引气入体”的弟子便诞生了。
正常来说,修道有三关:感应、养气、周天。感应者,神驻丹田,引动元精,炼精化气,真气自生。看似简简单单,可是入门极难,资质,悟性,机缘,缺一不可。
而所谓的“引气入体”,指的其实就是“感应”一关,不过与正常“感应”关卡、需要引动自身元精来转化真气不同的是,“引气入体”则是接引外界灵气来替代自身元精。
这样做的好处,是能够减少对自身的损耗,以及加快入门的修行速度。
按理说,既然“引气入体”的好处这么多,那为什么还要多此一举增加个“感应”关卡呢?这却是因为,“引气入体”好是好,但对外界的灵气需求却是有些高了。
在过去,“引气入体”这种修行方法才是正统,但到了末法时代,随着能量潮汐波动,天地间灵气沉寂,单靠环境已经不足以让修行者自身努力来做到这一点了。
除非是有着“灵石”这种外物来做辅助,但在末法时代,“灵石”资源何其稀少,又怎么舍得给一众还没入门的弟子来使用呢。
也就是方言这种自身已经修行了巫师之道,不需要灵气的人才会这么大方。
但即便如此,每个弟子分发三块灵石也是到了极限了。
好在如果只是完成入门,这点灵气也是足够使用了。
不过灵气毕竟只是外物,真正进入修行之门的关键,还在于“神驻丹田”。
这点不管是走传统的“引气入体”,还是末法时代修行者们研究出来的“感应”关卡,“神驻丹田”都是必须的。
前者需要用“神”来接引外界灵气,后者则需要用“神”来调动自身元精。
当然,这里所说的“神”,自然不可能是神魂,凝聚出神魂那几乎已经是神魂之道的修行者们最高的追求了。即便是在方言所得到的典籍中,有着明确记载已经修行到神魂境界的修行者,历史上都没有几位。
这里所说的神,其实指的只是修行者的一缕心神,或者说是一缕意念。而神驻丹田,简单来说就是将自己的意念集中到自身的丹田位置上。
不过别看说的简单,想做到这一点对普通人却是十分困难。尤其是现代人,平日里因为接触到的信息太多了,思维很能真正沉静下来,除非是那些坚持练习“瑜伽”之类的东西几年、十几年的人,不然是很难真正做到“神驻丹田”的程度的。
至于方言的一众弟子们,虽然是少年心性,但毕竟大宋世界道门文化氛围浓郁,虽然没有诞生什么超凡体系,但对于如何将心神沉静下来,还是很有一番经验的。
而结果也不出方言之前所料,第一个成功完成引气入体、正式踏上修行之路的人,正是来自先前出身道门的那几位弟子之中。
武当清微派褚平,之前在道门中也是被重点培养的天之骄子,一身悟性被誉为道门百年来中少有,是公认的道门种子。
而在入了朱雀山后,褚平也没有愧对其天才之名,很快便脱颖而出,在一众弟子中率先完成了引气入体的修行,用时仅仅是不到一周。
这个速度,即便是在方言所得的典籍记载中也不算慢了。对比之下,再看看接下来其他完成引气入体的弟子的修行速度——同样是优秀级别的道骨资质,但第二个完成引气入体修行的弟子张承德,花费的时间却是十三天,差不多是褚平的两倍时间!
两倍的时间差距……同样的优秀级别道骨,两人的修行资质可能有差距,但也不会大到这种程度。尤此可见褚平的悟性之深厚。
一月时间过去,继两人之后,陆续又有四位弟子完成了引气入体。最后一位出身道门的弟子林墨自然是在其中,至于另外三位,则分别是赵世杰、司马云湖和张彪。
到了此时,第一批的八个弟子,已经有六位踏上修行之路了。而还在门槛前原地踏步的那两位,赵世旬因为只是普通级别的修行资质,比其他人慢一些还情有可原,但陈岑——这位先前表现的十分出彩、令方言都很看好的弟子,居然会落到众人最后,却是令方言有些失望了。
好在陈岑终究没让方言对其失望透顶,虽然比预想中的要慢一些时日,但最终他还是搭着月末的尾巴,勉强迈入了修行的门槛之中,完成了引气入体。
至此,八位弟子中只剩下“走后门”进来的赵世旬还未踏入修行之路。
对于赵世旬,方言虽然看在皇室的面子上没有短缺过他的修行物资,但显然也是没有将多少精力放在其身上的。
而事实也证明了他的选择,相比起优秀级别的道骨资质,赵世旬那只有普通级别的资质就相差的实在有些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