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和媳妇除了在三嘎子饲料加工厂管理生产,还跟父亲学会了果木嫁接技术。
他们家庭最大的特点是全家集体学习,学习气氛异常浓厚。
外出考察学习带回来的各种视频和音频学习材料,他们一家每天晚上都要播放,观看学习。
他们掐断了家庭网络,专门静心观看和收听致富信息,并且长期做学习笔记。
而且还把几年来的学习笔记,分类整理,打印成书,印发给村民,免费学习。
郎发财家是郎家川村第一个筹建家庭图书室的家庭,他把三间配房腾出来做书房,收藏、订阅和购买了各地学习考察视频音频,国学经典书籍及视频音频讲座,各地国学经典论坛资料,农民日报,农村科技等各类报刊,家庭日常生活用品指南各种用书,农业林业管理,生态环境治理,家电维修实用技术,家庭食用油鉴定技术,化肥农药使用指南等各类谢谢图书和工具用书,共计一万八千多册,投资十万多块钱。
更需要报道的还有他的两个儿子。大儿子十一岁,上小学四年级。小儿子六岁,还是幼儿园的娃娃。郎发财每天都要给他们安排部分适合他们学习的《三字经》等内容的记忆和背诵,要求他们每天都要背诵记忆。
除了背诵,他还为大儿子安排了一项任务——每天写一篇不少于三百字的学习体会或者笔记,做一件有助于家庭和助人为乐的事。
晚上休息的时候,两个儿子都会按时来到他面前“交作业”。他验收合格孩子们才可以休息。
他媳妇负责中药材种植与管理工作,每天早出晚归干在山上。
他们六口之家,年人均收入三万元以上,整个家庭年收入突破了二十万元。
记者采访了郎发财一家,中午郎发财的父亲,希望三位同来的记者留下来,在他家吃一顿便饭。
中午他老伴做了记者们最爱吃的韭菜笨鸡蛋打卤面。
韭菜是他们自己菜园子里的,鸡蛋是他们家山坡上散养柴鸡下的蛋,都是无公害无污染绿色环保食品。
他们嘴里吃的面条不是小麦面,而是他们山区里种植的各种豆类做成的杂面。
这种杂面和韭菜鸡蛋是食品的绝配。平时只能吃一碗面条的杨记者,今天居然吃了两碗。
中午吃完饭以后,记者们和郎发财父亲闲聊时了解到,郎发财和马校长,村干部一行五人,正在北京参加一个国学培训学习,为期一周。
等他们回来以后,还要安排郎发财的媳妇和村里的其她几位妇女继续轮换参加培训。
中午休息的时候,记者提出来看一看电视,郎发财父亲非常抱歉的说,电视断网了,最近一个时期一直利用电视观看学习视频。
因为郎发财不在家,他们两位老人还没有学会投影,不能在投影上学习。
郎发财父亲介绍,这个投影设备是儿子郎发财,为了更好地学习外地先进经验,从北京买回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