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6章 你们仨,给我出去!……
他们仨说小话博士全都看在眼里,他的课向来没什么人听,交头接耳的就算了,不光是下舍如此,中舍上舍也都是一般模样,他也早就习惯了。只是一直以来至少课堂纪律还是维持的不错,总算给他面子上一个过得去的交代。可眼下这杜确倒好,上舍的跑来下舍串门子就算了,还在课上大声喧哗!
是可忍孰不可忍!
杜确一见博士生气也是自觉不妥,他刚刚完全是听到云黛的消息一时震惊以致失态,并没有不尊重博士的意思,于是连忙站起身给博士陪个不是,复又坐下来。
那边薛岳的惊讶其实不比杜确小多少:“吴王?要见我?易之你不是拿我开玩笑吧。”
云黛这才想起,那会儿自己陷在儿女情长里根本没仔细听李禅讲了什么,她回忆了一下小声说:“应该是和打粮价的事情有关,我没骗你,就是吴王让我给你带的口信,你赶紧定好时间地点,我好回复吴王。”
听到这个消息以后杜确和薛岳都坐立难安。
薛岳是抓耳挠腮等着下课,好赶紧回去安排。薛岳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读书人,他上京是有更加重要的事情。所以堂堂吴王,实际上的皇长子要见自己,他远比普通的读书人更加欣喜。
对于一般的读书人而言,吴王相邀不过是一种荣耀。吴王再厉害,现在也只是一个权知宗正寺的亲王,他的认可可能能带来一些声誉上的帮助,再多也不可能了:皇帝和太子都在,亲王跟举子们过从甚密总是不妥的。
对于薛岳来说可完全不一样,一来他原本就没想过要靠科举入仕,恩科不过是方便拉拢关系罢了,二来吴王眼下虽然“赋闲”,但他的身份以及他跟东宫的关系,就决定了他若跟自己见面,对于实现自己的平生志向简直就是天上掉馅儿饼一般的惊喜!
早在上京之前,焦三爷不止一次的跟父亲还有自己说,朝中官员成百上千,但真正能助广陵会通西域,开海路的,其实只有两人:一是太子,一是裴相。
太子是未来的国君,一言九鼎,加上他赫赫武功,锐意进取,他若能属意西域和海路,广陵会所图自然不成问题,唯一的问题是太子偏重武功,文臣对此颇有非议,生怕太子继位之后穷兵黩武,让太子提开西域通海路略有风险;
至于裴相,虽然致仕赋闲,可是他才华绝世,为相十余年,在朝中门生故吏遍布,最重要的一点,裴相公的话对于皇上的份量,说是言听计从也不为过,有他一言,远胜百官上书!可虑者,就是裴相毕竟年纪大了,就怕说动了裴相却等不到实现的那一天。这二人虽然各有所短,但比之旁人已经是最好的选择了。
只不过这两人,太子在东宫之内,等闲难见,今年又恰好不在京中;至于裴相,自从致仕,就闭门谢客,几次求见都被拒之门外,薛岳不得已之下,这才在洛阳城内诸般经营。
薛岳还记得,焦三叔当时说过,除此二人之外,若吴王没有离京,他就是另一个人选,甚至是胜过前二人的人选!
吴王虽然不是储君,但是他与东宫关系亲密,三年前就是东宫重要的辅弼、股肱,东宫政令半出于吴王,换言之,只要吴王应允,那么东宫至少就有五成的机会答应!
另外,吴王身为裴相最得意的弟子,极得裴相喜爱,朝中文官也对吴王多有青眼,由他来推进此策,裴相和文官集团看在他的面上,不会多加指责,那几率就大了许多!
所以说起来,吴王是兼具了太子和裴相二人之长,却无二人之短。
只是因为吴王自从回京之后就深居简出,隐匿行踪,连王府都没有回过,自己连想要求见都没有门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