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横越安息【在今伊朗】全境,到达安都城【今土耳其安塔基亚】。
又分两路,一路至地中海东岸,转达罗马各地;一路到达地中海东岸的西顿【今黎巴嫩】出地中海。
3世纪时,又有取道天山北面的较短路线,沿伊犁河西行到达黑海附近。
丝绸之路不但在经济方面,而且在文化各方面,沟通了中国和中东与欧洲各国。
后汉时期,在今陕西褒城鸡头关下修栈道时,经过横亘在褒河南岸耸立的石壁,名为“褒屏”。
曾用火石法开通了长14米,宽3.95~4.25米、高4~4.75米的隧洞。
就是着名的石门,内有石刻《石门颂》、《石门铭》纪其事。
火石法先用柴烧炙岩石,然后泼以浓醋,使之粉碎,再用工具铲除,逐渐挖成山洞。
隋朝匠人李春等在赵郡【今河北省赵县】洨河上修建了着名的赵州桥。
首创圆弧形空腹石拱桥,是建桥技术上的卓越成就。
在道路建设中较巨大的工程有长数千里的御道。
《资治通鉴.隋记》﹕“发榆林北境至其牙,东达于蓟,长三千里,广百步,举国就役,开为御道”,可见规模之大。
唐朝是中国封建王朝的鼎盛时期,重视道路建设。
唐太宗即位不久就曾下诏书,在全国范围内要保持道路的畅通无阻。
对道路的保养也有明文规定,不准任意破环,不准侵占道路用地,不准乱伐行道树,并随时注意保养。
唐朝重视驿站管理,传递信息迅速,紧急时,驿马每昼夜可行500里以上。
唐朝时已出现了沿路设置土堆,名为堠,以记里程,即今天的里程碑的滥觞。
唐朝不但郊外的道路畅通,而且城市道路建设也很突出。
首都长安是古代着名的城市,东西长9721米,南北长8651米。
道路网是棋盘式,南北向14条街,东西向11条街,位于中轴线的朱雀大街宽达150米,街中80米宽。
路面用砖铺成,道路两侧有排水沟和行道树,布置井然,气度宏伟。
不但为中国以后的城市道路建设树立了榜样,而且影响远及日本。
宋朝、元朝、明朝均在过去的道路建设基础上有所提高。
尤其是元朝地域辽阔,自大都【北京】通往全国有7条主干道,形成一个庞大的道路网。
明朝利用原有驿道修建了长达约15万公里的“邮差路线”。
在以前,官道上的驿站并不同时具备文报传递、官员接待、物资运输三项功能,明朝则是集三项功能于一身。
在筑路及养路方面也有新的提高,规定得很具体。
在低洼地段,出现高路基的“叠道”,在软土地区用秫秸铺底筑路法。
有如今天的土工织物,对道路建设有不少新贡献。
后世我国大部分国道,其实就是以这些官道为基础修建起来的。
听完以后,陈远宏郑重的对金夫子说道:“夫子,我现在正式聘请你为我的修路副总指挥,月俸50两,不知您意下如何?”
“这······。”
“您就别推辞了,这是造福子孙后代的事。
那些皮猴子的事情您就别操心了,我建了很大一所书院,春节过后,所有的小孩子统一进学。”
“既然你小子都说到这个份儿上了,老夫也就勉为其难了。”金夫子颇为自得的应承了下来。
山区一天一个变化,周围府县乡村的贫苦老百姓闻讯赶来,陈远宏是多多益善,来多少收多少。
甚至有很多老百姓就在路边搭一个棚子,路修到哪里,棚子就搭到哪里。
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打通了断头路,整修拓宽了小路。
钱粮流水一般的泼洒了出去,这片山区也越来越繁华,商贩旅客往来不绝,充满了活力。
而陈远宏则完全当了一个甩手掌柜,自己不懂,就交给专业人士去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