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现在的俄罗斯与欧洲大部、地中海东岸、两河流域、波斯与印度西北皆纳入势力范围。
1219~1225年,成吉思汗拉开了蒙古西征的第一幕。
他发动第一次蒙古西征,以战争手段严惩杀害蒙古使者和商队的中亚大帝国花刺子模国。
此次西征远抵里海与黑海以北、伊拉克、伊朗、印度等地。
为日后第二次及第三次的西征定下良好基础。
1235~1242年,成吉思汗孙子拔再次率领西征。
远至钦察、俄罗斯、匈牙利、波兰等国家和地区。
并且建立了第一个元朝西北宗藩国--钦察汗国。
1252~1260年,成吉思汗孙子旭烈兀进行第三次西征。
远至叙利亚、埃及、伊拉克等国家或地区。
并在波斯地区建立了又一个元朝西北宗藩国-伊利汗国。
此三次西征,令成吉思汗及其子孙被人称为“世界征服者”“全人类的帝王。”
蒙古西征的原因:
蒙古原是一个游牧民族,它进行大规模西征,是当时国内和国外形势发展的必然结果。
要知道蒙古民族对外征战的原因,首先必须了解蒙古国内的情况。
蒙古帝国是新兴的中央集权奴隶制君主国家。
在成吉思汗统治下,开国功臣得到崇高的政治地位。
人民亦得到富裕生活,蒙古已不只是纯朴的游牧民族。
他们拥有强烈的欲望,希望得到更好的物质生活,所以对外征战成为了最终结果。
另一方面,蒙古人信奉萨满教,认为“长生天”是主宰一切的最高神。
凡人的一切都是由“长生天的意志”安排。
成吉思汗被看作“长生天的代表”,平民都十分听从他的命令。
成吉思汗认为,统治和征服世界是合乎“长生天的意志”,所以蒙古便展开一系列对外的战争。
强大的军力亦是促成蒙古西征的重要因素。
当时,成吉思汗拥有强大的武装军队,军种齐全,有骑兵、步兵、炮兵和工兵。
军队组织严密,纪律性强,官兵平等,不会因为财力或势力而有所差别。
所以士兵都忠心爱国,形成一股强大的战斗力,为大规模的西征作好准备。
蒙古帝国有着独特的社会环境和政府制度,促成他们有对外征战的野心。
然而,真正引发三次西征的原因却是三件不同的事件。
成吉思汗与花刺子模帝国(今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一带)的决裂促成第一次西征。
花刺子模帝国是一个新近成立的政治集团,虽然宗主沙或算端摩诃末的统治权很脆弱。
但由于它承受了阿拉伯和波斯的辉煌文化,国家面积广大,故令人对它产生错觉。
成吉思汗也将花剌子模的势力估计过高,故寻求和它建立最友好的外交和商业关系。
正因为这个目的,成吉思汗于1218年,派了一个庞大的商队和个人代表,前往花剌子模建立邦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