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调查驻京各衙门的抄报人,顿时就感到人手不足。
这时的驻京各衙门,除了十二布政司之外,还有各分巡道、各中军都督府、藩邸等等一大堆。
这些驻京衙门只算是小小的办事处,经费有限,人手不够,有点像后世的驻京办。
驻京衙门都是临时雇人传抄,每本一钱银子,一个人一天最多可抄五六本,因此需要不少人手。
要清查这数目庞大的抄报人,谈何容易?幸好有锦衣卫和东厂的人协助。
当天晚上,锦衣卫方面得到了消息,西宁卫方面,邸报的纸张有问题。
白英大喜过望,当晚就让信鹰把消息传了回来。
当董小鸡接到消息时,立即带了王林兵准备赶赴西宁卫查证。
他以为这回十有八九可获得线索,西宁卫的线索不啻拨云见日,范围缩小了,问题就可迎刃而解。
两人兴匆匆地出了沙柳河街,奔向军营,准备从军营里领几匹军马。
这里距西宁卫几百里路程,他准备一天之内赶到,没有军马是不行的。
距军营还有里余,后面传来呼喊声:“队长,队长,不用去军营了。”
听声音就是邬安,他一怔,回头道:“咦!怎么啦?”
邬安狂奔到他身旁,苦笑道:“知道队长要去领军马,所以专门来告诉你的,不用去了。”
“怎么啦?”
“西宁卫刚刚传来消息,不必去了······”
“哦,你是说······”
“昨天下午,西宁卫指挥使府衙失火,烧毁了经历司与照磨所,死伤八名丁役,公文付之一炬。”
“这些人的动作可真快呀,居然比我们还要早一步得到消息。”董小鸡咬牙切齿的说道。
“队长,你看,这是什么?
这是西宁卫的兵丁,从着火现场捡到的玩意。”邬安说完,递过一柄暗器。
董小鸡接过,反复察看。
此物形如扁针,也像柳叶刀,重心在后,不是老于此道的人,不易控制飞行。
长约八寸,相当沉重,上手便知是纯钢打造。
由于经过火烧,所以刀口已有点变形,外表毫不起眼,黑不溜秋的,像一块木炭。
他用指甲轻刮刀身,眉头紧锁地说:“这玩意儿是江湖人常用的暗器鱼鳞针。”
指甲所刮处,隐约现出几乎难以分辨的鱼鳞纹。
“队长,你是说,江湖人也参与了进来,他们怎么可能知道咱们所要查的事。”
他冷冷一笑,哼了一声道:“咱们已出动了几百人,想守密难比登天。
所以我决定打草惊蛇,他们总会露出一些马脚的,要不然咱们要查到猴年马月呀。”
“咱们要去西宁卫找······”
“不必去找。”他虎目生光、转向王林兵道:“林兵,我说出心中的猜测,有三点,你看对不对。
第一,西宁卫的邸报,有关辽东西海的这两部份纸张有些不同,是差一级的贡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