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科特迪瓦人显然对此也不满意。
以至于在1985年做出决定,要求其它国家,只用“科特迪瓦”的音译,而非意译“象牙海岸”来称呼他们的国家。
类似的做法并非孤立,后世我国周围也出现了一个案例。
在2005年,韩G要求天朝将其首都的汉译名,从“汉C”改称为音译的“S尔”的做法。
尽管加纳G和国,抢注了西非历史最悠久的“加纳”标签,但其地理位置来说,却并不属于古加纳王国的范畴。
除了尼日尔河这条核心河流之外,西非弧状的海岸线,还均匀分布着许多独流入海的河流。
并成为后世西非众多沿海国家立国的地理基础。
其中加纳的核心河流叫做“沃尔特河”,河流上游为布基纳法索。
科特迪瓦则有三条体量相当的河流并列,分别是:萨桑德拉河、邦达马河、科莫埃河。
虽然在日后欧洲殖民者,从海路深入西非的过程中,这些河流都像冈比亚河、塞内加尔河那样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就西非文明初始的中世纪来说,却并没有太大用处。
有机会与外部交流,并藉此建立强大政权的,还是能够与撒哈拉商道,直接对接的尼日尔河、塞内加尔河等北部河流地区。
其实后世的加纳与古代加纳之间,也不能说一点关联都没有。
古加纳之所以能够,在众多西非土着部族政权中脱颖而出,是因为它最先接通了跨地区的黄金贸易。
而“黄金海岸”的知名度,也同样源自于黄金贸易。
最当然,西非产金的地方,并不止于“黄金海岸”一处。
仅凭这一共同点,就想继承与1000多年前“黄金之国”的Z治遗产,还是说不过去的。
为此加纳人相信,自己的祖先便是古加纳王国建立者。
也就是说,古加纳人在灭国之后,向南迁移到了现在的加纳。
至于这到底是不是历史事实,倒是并不重要的。
所谓文化继承的重点,并不在于二者的联系是否紧密,而在于后者愿不愿意继承。
既然现在的加纳不是“古加纳”,那么古加纳到底在哪呢?
基于文明初始时那么松散的Z治结构,我们要解决的问题其实是,古加纳王国的核心区到底在哪里。
概括的说,古加纳王国的位置,是在富塔贾隆高原以北,塞内加尔河-尼日尔河上游,河谷平原包夹的这个V型地带。
从马里境内的热带草原区,向北延伸至毛里塔里亚南部的萨赫勒地带。
这里需要着重解读一下的,是“萨赫勒地带”。
所谓“萨赫勒”的原意是“边缘”,这个边缘客观上有两重含义:
一是沙漠的边缘(南缘),二是草原的边缘。
简单点说,萨赫勒地带,是撒哈拉沙漠与非洲南部热带草原之间的过渡地带,地貌上则可以将之归类于“荒漠草原”。
应该说,在两个地貌区之间存在一条缓冲地带,是非常自然的现象。
就像典型干草原地区与森林地带之间,会有森林草原地带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