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这次惊人的朝S之旅,却并不能简单理解为炫富,这些黄金更多是用于购买商品。
包括在开罗和M加购置地产,以为马里朝S者和商人提供驻地的形式,加强西非与中东的联系。
换句话说,这次朝S之举,为西非在传统的马格里布商路之外,加强了与埃及为首的,中东地区的贸易联系,此后大量埃及商人开始进入西非。
除了扩展贸易市场以外,马里的炫富之旅,还有一个更重要的目的,那就是为崛起的西非引进人才。
要知道,虽然从加纳帝国崛起算起,西非进入文明期的时间,也已经算有几百年了。
但总的来说,对这片土地感兴趣的,还是穿行于撒哈拉沙漠的绿教商人。
至于那些对发展文化、优化内部结构,能起到更大作用的学者、技术人才来说,西非却还是一片印象模糊的偏远之地。
马里在绿教文化中心的开罗,以及宗J中心M加的展示秀,显然是非常成功的。
此后来自绿教世界各地的学者、能工巧匠,开始涌入这片遍地黄金的土地。
大量绿教式建筑,如q真S、大学、图书馆被建立起来,西非的文明层级,由此上了一个新台阶。
这也使得14世纪中叶的马里帝国,声势达到了顶峰。
不过从规律的角度来说,这也意味着高潮过后的马里,也许很快就要遇到危机了。
通过加纳、马里的崛起顺序我们会发现,整个西非文明的推进路径,是沿着尼日尔河自西向东的顺序。
当然,这一结论的前提,是认为西非文明并非原生文明,而是受外来文明刺激而产生的“次生文明”。
基于文明的标准不同,以及“Z治正确性”,黑非洲没有原生文明的说法,应该一直会遭受质疑的。
如果换一种说法,可能会更容易取得共识。
那就是西非贸易重心,有一个自西向东渐移的过程,并由此引发了西非地缘Z治中心的东移。
尽管西非的黄金时代还没有结束,但具体到微观层面,马里却和加纳一样,未必能永远居于统治地位。
所谓花无百日红,一个王朝运行时间久了,内部难免会出现阶级固化、土地集中、中央政权丧失管控力等弊端。
经过14世纪的高潮之后,进入15世纪的马里也没有逃出这个规律。
与古加纳一样,马里的危机也体现在“内忧外患”两方面,一是西非内部土着政权的竞争;二是北方政权的压力。
这其中,已经成为萨赫勒之王的图阿雷格人,以及马里东部的“桑海人”,成为了马里帝国的最后终结者。
尼日尔河河曲地带以东,开始南流的下游北部河段,处在一个补水的空白区间。
一方面,从西端富塔贾隆-几内亚高原等于高地东流而来的雨水,最远只能延伸到中游的内尼日尔河三角洲。
其中杰内城所依托的巴尼河,算是中游地区最大的河流了。
至于下游河段,则有相当一部分位于降水,不那么丰沛的萨赫勒地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