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之前诸多群岛,大家基本也只是,搞清群岛整体的地缘结构就是了。
之所以在这里多费些口水,是因为这四个岛特殊的地缘Z治归属。
简单点说,后世这两头一大一小的比奥科岛、安诺本岛,属于邦尼湾沿海小国“赤道几内亚”。
而中间的圣多美、普林西比两岛,则单独组建了,D立的“圣多美和普林西比民主G和国”。
很显然,这么奇特的Z治归属,一定又是殖民分割的结果。
从15世纪下半叶发现上述岛屿殖民开始,一直到18世纪下半叶的300年间,上述火山岛都是葡萄牙人的领地。
当然,这只是从欧洲人的角度来看了,最起码比奥科岛上的布比人,就一直没有完全屈服。
相比之下,对圣多美、普林西这几个无人岛的殖民,就容易的多了。
葡萄牙人后来不仅为两岛引入经济作物,还注入了数成万计的班图裔H奴。
这些H奴的后代,目前也已成为了岛上的主要居民。
在20世纪70年代风起云涌的非洲D立浪潮中。
种Z结构决定了两岛没能留在葡萄牙,接受一个海外省的定位,而是成为了D立国家。
顺便说一下,这个总人口不到20万的袖珍岛国在D立之后,先是与天朝建交。
后在大员的金元攻势之下,于1997年转投“大员”。
至于后面会不会再转向,其实也是无所谓的事了。
比奥科岛和安诺本岛之所以没有和上述两岛打包,是因为葡萄牙在1778年与西班牙签订条约,将之转让给了西班牙。
与之一同被转让的,还有葡萄牙在邦尼湾沿岸。
包括部分后世的尼日利亚、喀麦隆,以及加蓬、赤道几内亚在内的,总计约8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殖民权。
当然,没有付出就没有收获,西班牙人也人付出相应的对价。
他们所付出的,是放弃部分在南美的殖民地,以使葡萄牙统治下的巴西,在地理层面上更加的完整。
西、葡两国在殖民地划分上的诸多恩怨,在要新大陆被发现之后才能一一展开。
到那时,两国为什么要进行这次交换,就能解释的更清楚了。
不过单就这笔交易来说,西班牙人应该算是吃了大亏的。
因为很快他们就会发现,自己从葡萄人人手中拿到的80万殖民地,只是一张空头支票,最终拿到手的,仅有不到3万平方公里。
作为大航海时代的先行者,西、葡两国,曾经不止一次的在J廷主持下瓜分世界。
就邦尼湾的情况而言,如果西班牙人殖民成功,地缘Z治上将会出现一个“西属中非”的概念。
问题是大家也看到了,这个世界,终究不是由着伊比利亚人来切割的。
在19世纪后期的Z治瓜分浪潮中,阿达马瓦高原以西的尼日尔河下游地区,是英国人渗透的方向。
以南隶属中非的区域,则是法国人的扩张方向。
同时,后发的德国人也在虎视眈眈,19世纪中叶,来自德国的商人,就已经开始在几内亚湾寻找立足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