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加那利群岛与琉球的直线距离,将近海时里。
以哥伦布的准备工作来说,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横穿两大洋航行那么远的。
好在太平洋和大西洋中间,横亘着的美洲,可以让哥伦布在未知海域的航程,缩短到3100海里。
实际上,即使这样,也超出了哥伦布的预估。
以至于在航行过程中,哥伦布不得不掩盖了许多事实,准确来说,他撒谎了。
这样做的原因,是让水手们,还有信心跟他一起去冒险。
经过37天的航行,哥伦布和他的船队,终于发现了陆地的迹象,即使时间算不上很长,
但在此之前对未知世界的恐惧,已经让船队差点爆发一场叛乱了。
假如,哥伦布严格按照既定的“纬度航行法”。
那么他最终所抵达的陆地,应该是今天米国东南角的,“佛罗里达半岛”的中部。
作为北美大陆,在大西洋方向的一个明显突出部,佛罗里达半岛,也是墨西哥湾水域与大西洋的地理分割线。
问题是在海上航行,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
最终让哥伦布率先看到的陆地,其实是佛罗里达半岛东南方向,加勒比海外围的巴哈马群岛。
以我们现在的眼光看来,巴哈马群岛和加勒比海,对于大航海时代,是有着重大意义的。
哥伦布的航海基因,并非全部源自于意大利,毕竟,在外洋探险与在地中海航行,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不过,在非洲大获成功的葡萄牙,是拥有非常丰富的航海文化的,里斯本也成为了欧洲的航海中心。
在开启东方探险之旅之前,哥伦布曾移居里斯本十几年。
他通过参与葡萄牙的航海行动,积累了相当的经验值,并一直试图说服葡萄牙支持他的计划。
由这个细节,也可以看出,葡萄牙错过新大陆的发现,的确不是失误,而是一个战略选择问题。
在大历史的层面观察,从古希腊人到哥伦布的航海之路,可以看到这是一个从内海,
其中包括地中海、黑海到外洋沿岸航行(西非),再到横穿大洋的循序渐进过程。
在这个学习过程中,欧洲人积累了相当的航海经验。
比如,通过观察海上飘浮的植物、海鸟的飞行方向,哥伦布认定他所期盼的陆地,
实际位于既定路线之向,并随之调整了航向。
1492年10月12日,哥伦布终于踏上了美洲的土地,由此也牵扯出了一个个,
西夷们熟悉而又陌生的地缘标签:拿骚、加勒比、古巴、牙买加、海地??????
说道熟悉,是因为,应该很少有西夷,没有听闻过“加勒比海盗”的名字。
尤其是在这些殖民国家,有计划有组织的,推出了巨量的海盗作品,以宣扬他们这种抢劫强盗文化的所谓正义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