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书轩hbcjlp.com

繁体版 简体版
聚书轩 > 军史小说 > 移民全球 > 第七百零二十五章 殖民战争(二十六)

第七百零二十五章 殖民战争(二十六)(2 / 2)

 推荐阅读: 银月英雄传 江枕鸾溪 穿越之彪悍农门妻 LOL:我真没想当战狼啊 网游:开局绑定战争领主系统 据说大BOSS他邪魅狂狷[快穿] 田园小针女 枯萎花园 原神之双荧 萌宝小甜饼:爹地来啦,快跑!
最新网址:hbcjlp.com

事实上,帝国中央不仅没有给予,郑和船队“殖民”海外任务,反而使之成为了一次,召回外流之民的威慑之旅。

那些被视为背祖忘宗,且带有浓厚了商业色彩的海外华人,被视为流民,甚至“天朝弃民”,回归故土,被认为是唯一正确的选择。

为此,我朝给予这些海外华人的政策是:给予“大赦”,意思是移民行为有原罪。

听闻招谕归国者,可既往不咎、还复本业。

带头回流的移民领袖,甚至可以得到厚赐,反之则将受到严厉惩罚。

这一点,在永乐大帝所颁发的诏书中有明确记载:“凡番国之人即各还本土,欲来朝者,当加赐赉遣还。

中国之人逃匿在彼者,咸赦前过,俾复本业,永为良民,若仍恃险执迷不悛,则命将发兵,悉行剿戮,悔将无及。”

召回海外“流民”政策实施的深层次原因是:在技术落后的时代,“人口”是第一生产力。

无论是农业生产还是应对战争,都需要大量人口。

同时,“人头税”也长期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

换句话说,如果人口大量流失海外,不在中央政权的控制之下。

即使不直接威胁中央之国的安全,比如做海盗,也会导致经济上的损失。

在这一政策影响下,试图在三佛齐故地立国的梁道明、陈祖义两人,成为了正、反两种选择的典型。

前者在郑和一下西洋同时,听从了使者的劝说,即刻回国(公元1405年),并受到了帝国中央的嘉奖。

大量迁居三佛齐的中国移民,也随之回流。

后者则因率众割据旧港、拒绝归国,而与他的“海盗集团”一起,被回程的郑和船队所剿灭(公元1407年)。

剿灭陈祖义的直接理由,是其聚众为盗、为害南洋,并阴谋袭击郑和船队(抢夺财物)。

当然,凡事都有正反两面,“海盗”也并非不能为政治服务。

这一点,后来的大英帝国最有发言权。

从16世纪后期的伊丽莎白时代起,英国人就开始为亦商亦盗的武装民船,颁发“私掠许可证”,以从战略上,打击西班牙等竞争对手。

这股被称之为“皇家海盗”的民间武装力量,在商业和军事两条线上,都为“日不落帝国”的形成,立下了汗马功劳。

事实上,陈祖义所代表的“海盗”,想做的也正是这样的“皇家海盗”。

然而,无论从中央之国的文化属性,还是我朝的政治结构来看,却都是绝对不可能容许,这种秩序破坏者的存在的,更别说“奉旨为盗”了。

为了避免海外华人的移民、商业行为,对国内之民造成不好的示范,王朝更愿意采取一刀切式的“闭关锁国”之策。

这种简单粗暴的做法,也导致了一个互为因果的怪圈。

闭关锁国之策,使得本可依托母国,从正常贸易中获利的海外移民,只能通过海盗、走私等行为,获取生存空间。

这些行为反过来,又更加刺激朝廷坚持海禁。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