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后者的面积,达到了惊人的560万平方公里。
对比下天朝面积最大的两个平原:面积分为35万平方公里的,东北平原、以及面积为30万平方公里华北平原,相信大家就更能感受到,拉普拉塔平原的巨大潜力了。
更让人兴奋的是,大部分拉普拉塔平原的降水区间,是在500-1300毫米之间。
这一点,亦与东亚的情况大体相当。
现在看起来,拉普拉塔平原阳光、土地、水资源的情况都非常理想,很适合产生“大河文明”。
然而,整个美洲只存在三大文明,印加文明又高地属性明显的特点,还是会让人产生一丝担忧。
其实,西班牙人对这片土地和文明的期待,要比单纯求知的我们更甚。
因为只有文明的积累,才有可能为他们带来巨大的财富,尤其是让人为之狂热的金银。
公元1526年,当西班牙探险家,开始从拉普拉塔河口登陆这片土地时,应该是充满信心的。
以至于使用“拉普拉塔”这个,在西班牙语中意思为“银河”的名称,来标注这条河流。
不幸的是,抱着这个目的的西班牙人,很快就失望了。
因为在他们沿着河流向上游地区深入后,不仅没能发现文明的踪迹,更是看到了一幅让人惊讶,甚至有悖常识的自然景象。
在梦想海外再造中华者眼中,大片无人居住的温带平原,应该是最值得憧憬的了。
不过,对于大航海时代的殖民者来说,他们更希望的是看到人,尤其是已经对所在地,进行过深入开发的国家或者部族。
有限的人力资源,决定了最初的海外开拓者,并不是以狭义的“殖民”,也就是移民作为目的,而是以追求贸易利益为诉求点。
事实上,即使是同时代的中央之国,人力同样是最值得珍惜的,并没有多到要移民解决人口压力。
整个世界的人口压力出现,很大程度与美洲高产作物的传播有关。
这意味着,最起码在“教皇子午线”,还能主导世界时,航海者的主要目的,还是寻找可供交易的资源,以及可以合作的贸易伙伴。
当然,在弱肉强食的海洋世界里,商与盗的区别,一直不能算是泾渭分明。
如果,潜在的贸易伙伴,看起来虚弱不堪的话,那么强大的一方是不会介意,依靠武力去掌控一切的。
更为不幸的是,因为隔绝而与旧大陆拉开了,技术代差的美洲文明,遇上的是,
刚刚在伊比利亚半岛战胜异J徒,认定武力征服和意识X态,改造是最有力方式的西班牙。
后者毁灭性改造,使得美洲文明很快成为了传说,直到考古学家们再次把他们发掘出来。
从寻找人和文明的角度来说,选择在大西洋海岸线探索,并最终发现拉普拉塔平原的,西班牙探险家是不幸的。
相比皮萨罗在“中安第斯”地区的收获,拉普拉塔平原的收获,是让人失望的。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反映到西属美洲的地缘Z治结构上就是:
印加的财富能够让秘鲁第一时间,脱离Z治中心在墨西哥的“新西班牙”,建立与之同级的总督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