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根溯源的话,伊基克的华人移民,源起于19世纪后半期,所开启的华人海外淘金热潮。
在人口大爆炸的压力,以及诸西方殖民地,急需劳动力的诱惑下,大量来自东南沿海的华人,走上了出海谋生的道路。
尽管这些移民中的绝大部分,出海之时,都仅仅是把这当成一项工作,而不是真正的想移民。
但迫于各种原因,还是有很多华人最终留驻当地。
19世纪的南美大陆,秘鲁是吸引华人劳工最多的国家。
整个秘鲁境内,生活着将近十万国人。
然而,这里说的“吸引”,很大程度带着欺骗的成分。
其中最为恶劣的合同,要求契约劳工们,在长达8年时间中,不能获得任何报酬。
很显然,没有人会在事先了解这些内容之时,接受这样的约定。
有记录表明,曾经支撑秘鲁经济的鸟粪岛上,禁锢着数千最为悲惨的天朝劳工。
不过,这些华人中的大部分,并不是从事采矿业,而是分散在铁路工地、加工厂、种植园,以及在白人家庭中充当佣人。
当智利军队开始进攻利马时,一些被受骗来到秘鲁工作的国人,看到了获得解放的希望。
这当中,一名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曾经在英国军队中服役的智利军官,起到了关键作用。
这名对国人和中国语言,有一定了解的智利军官,接受了国人自行编队,加入智利军队的请求。
在整个进军利马的战役中,大约有2000名国人,得以穿上智利军服。
虽然这些国人所承担的,主要是非正面作战性质的后勤及破坏工作,但智利人很快为他们的决定感到庆幸。
国人特有的集体主义精神,以及对改变命运的渴望,使得这批加入智利军队的国人,表现得非常优异。
在后世流传的一些文章中,这支军队,被认定为是战败后,移民海外的太平军联系。
而伊基克的则被描述为,智利为了感谢国人的帮助,而特别留给国人的自治城市。
问题是,南美太平洋战争所开启的时间,是在1879年。
此前相关三国虽然摩擦不断,但并没有开启战端,而太平天国在天朝的失败时间,是1864年。
如果说,真的有人数高达上万的太平军,通过契约劳工的形式,出现在伊基克的矿场,时间并不会离1864年,这个时间点太远。
要是这样的话,意味着这支仍保持建制的太平军,已经在秘鲁条件恶劣的矿场中,生活了十几年。
抛开如此大规模,且成建制的出海行动是否可行,单单是在环境恶劣的矿场工作十五年这一点,
已是没有可能性了,因此,此文将战争的时间点,有意提前到1866年。
可以肯定的是,在硝石战争中加入智利的青壮年,并不是所谓太平军残部。
唯一有可能,将这支天朝军队与太平军联系在一起的,是将他们组织起来的首领。
这名国人在决定加入智利军队之前,已经凭借自身的努力,在秘鲁成为了一名,小有积蓄的农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