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海洋时代以来,两国在殖民地问题上,又产生了新的矛盾。
17世纪中期之前,这个矛盾,被英西矛盾和英荷矛盾所掩盖。
从17世纪后期开始,一直到19世纪初,英、法之间,为争夺海上霸权,进行了一百多年的曲折斗争。
主要经历了英国王位继承战争、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七年战争、北美D立战争和拿破仑战争等几个阶段。
英王查理二世死后,詹姆斯二世承继王位。
他是一个虔诚的TZ教徒,竭力恢复TZ教会的权威。
为了防止TZ教会势力复辟,英国议会于1688年,宣布詹姆斯自行退位,迎立他的女儿玛丽和女婿,荷兰国王威廉为英国女王和国王。
詹姆斯二世逃往法国。
这次政变,在英国历史上,称为“光荣革命”。
此后,议会通过了一系列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度。
英国和荷兰,也在双重元首的统治下联合起来了。
自称“太阳王”的路易十四,早就在谋求欧洲霸权。
他先是趁第二次英、荷战争之机,对英国宣战,后又联合英国侵略荷兰。
詹姆斯被废黜后,受到“这个家伙为了一台弥撤,而抛弃了三个王国”的嘲笑。
三个王国,指的是:英格兰、苏格兰和爱尔兰。
路易十四认为,这是进攻英国的好机会,于是,企图扶持詹姆斯复位。
1689年,他派遣舰队护送詹姆斯在爱尔兰登陆,但一个月后被击溃。
英国王位继承战争,于1689年开始了。
有道是,“初生牛犊不怕虎”。
朝气蓬勃的法国海军,勇敢地向英国海军发起挑战。
在1690年6月30日的俾赤岬战役中,英、荷舰队的60艘舰船,遭到多艘法国战舰的猛烈攻击。
英、荷联合舰队,集中兵力对付法国舰队的后卫,法国舰队司令托尔维里沉着应战,
指挥前卫对联合舰队实施反包围,从两侧夹击联合舰队。
英、荷联合舰队阵角大乱,经过顽强的抵抗,损失了17艘舰只,其余战船有的逃进泰晤士河,有的则藏匿于荷兰海岸的沙洲群里。
此战,法军连一只小艇也没有损失。
以后差不多两年时间,英、荷两国的船只,都躲在港内不敢出海,法国暂时掌握了制海权。
法国海军的强势前景,让英国感到极大的威胁,俾赤岬战役之后,英国议会商讨后决定,紧急建造20艘配备80门大炮的军舰。
议会为了节省开支,严格要求军舰,只能长达160英尺、重达1200吨,而为达到一定战斗力,又要求上下两层甲板都装上大炮。
不久以后,此型号军舰,在规格上的错误,就体现出来了,船身太短太轻,而配备的大炮又太重,导致船底太拱船体下陷。
而且,在恶劣的海上条件下,军舰不易控制。
应该说,这些内在的原因,也导致了皇家舰队旗舰,“苏塞克斯”号的最终沉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