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这些王朝统治者在法国,算是法兰西国王的封臣。
另一方面,却因拥有英格兰国王的王冠,而拥有与法兰西王室,平等的Z治地位。
从地缘Z治角度看,此时英格兰的统治者,更准确说是一个,地跨英、法的“海峡王朝”的统治者。
最受困于这种尴尬关系的,无疑是法国王室。
与其说是自己的封臣,是另一个国家的国王,倒不如说,是另一个国家的国王,利用“封建”制度的漏洞,从自己身上挖了肉。
此后,从“英格兰国王”手中,收回法国领土,成为了历代法兰西国王,不懈努力的方向。
一直到“英法百年”战争结束后的1337年至1453年,这一愿望才算达成。
这一漫长过程,对法国造成的一个重大影响那就是:与后来走上君主立宪制度的英国相比,
法国更倾向于,收回封建领主手中的权力,走君主专制的道路。
以至于在君主制行将没落之时,法国人不得不以革命的方式,彻底与过去决裂。
反之,有机会在海峡两侧,做选择的英格兰国王,则面临着另一种境遇。
由于在“海峡王朝”的地缘属性,英格兰的国王们,不可避免的燃起了,争霸大陆的雄心。
换句话说,在“征服者威廉”及其身后的数百年间,英格兰只是被那些,心系大陆的统治者,定位为大后方。
最典型的案例,当属英格兰中世纪最着名的君主——“狮心王理查”。
这位生活在12世纪下半叶的英格兰国王,一生只在英格兰呆过半年时间,甚至完全不会说英语。
他一生中最热衷的事业,并不是如何经营自己的国家,而是在十字军的事业中,建功立业。
此后一直到15世纪中,失去了全部欧洲领土的英国,才不得不放弃争霸欧洲的想法,转而以合纵边横之法,
在欧洲事务中,秉持“大陆均势政策”,以避免任何一个欧洲国家做大,影响到自己的利益。
同样,对这种关系,感到不满的还有英格兰人,以及那些,完成本土化的封建领主们。
不管“海峡王朝”属性的国王们,是为了抗击异J徒这样的神圣事业,还是仅仅为了,
满足自己争霸欧洲的欲望,英格兰客观上,都必须为国王们在大陆的心买单。
在诺曼征服后的第150个年头,即公元1216年,英格兰的贵族们,通过逼迫国王,
签署了“自由大宪章”的形式,将这种情绪,做了一次历史性的爆发。
此前他们的国王,无地王约翰,刚刚在一场,针对法国的战争中落败,并且希望利用国王的权威加征税赋。
《自由大宪章》的核心内容包括:国王不能违法征税、不能干预司法审判、保护私有财产及人生自由、贵族所组成的议会,国王如有违反的情况下,可以动力用武力驱逐国王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