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书轩hbcjlp.com

繁体版 简体版
聚书轩 > 军史小说 > 移民全球 > 第八百八十二章 米国的建立

第八百八十二章 米国的建立(2 / 2)

 推荐阅读: 银月英雄传 江枕鸾溪 穿越之彪悍农门妻 LOL:我真没想当战狼啊 网游:开局绑定战争领主系统 据说大BOSS他邪魅狂狷[快穿] 田园小针女 枯萎花园 原神之双荧 萌宝小甜饼:爹地来啦,快跑!
最新网址:hbcjlp.com

在很多关于米国历史的简介中,这个以当时的英国国王,“詹姆斯一世”为名的殖民地,往往只是一笔带过。

似乎这个殖民地,对米国历史的形成,没有造成过实质性影响。

然而,情况并非没有那么简单。

透过1861-1865年那场“南北战争”,米国内部存在南、北问题,算得上是一个常识了。

如果,当年这场战争造成了米国的分裂,那么,位于南方的“詹姆士敦”,将有很大机会成为“米利坚联盟国”。

即南北战争时,南方建立的政权的历史起点。

至于普利茅斯历史地位的确定,更多是因为北方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这种情况的出现,实际是一种常态。

一如中央之国同样存在以长江、黄河为代表南、北地缘差异,而最终源自黄河中上游的“华夏”概念,成为了整个文明的代言者。

这并不意味着,长江流域进入文明时代的时间点,一定晚于黄河流域。

亦不代表长江文明,在华夏文明形成的过程中,没有发挥重大作用。

一切都源于,我国北方在东亚地缘Z治结构中的强势地位。

既然无论从意识X态还是地缘Z治层面,一定程度的“共识”,都是统一的基石。

那么,在天朝和米国,Z治主导者身份的北方,都必将拥有更多的话语权。

任何事情的发生,背后都有其底层逻辑。

以地缘这个视角来说,其底层逻辑建立在“地理”,或者说物理环境属性的,“自然地理”之上的。

我国南北方的概念的形成,表面看是两条大江大河起到了核心作用,但更底层的原因则是气候。

将人类带入文明时代的力量来自于“农业”,亚热带季风气候属性的我国南方,与温带季风气候属性的我国北方,所滋养的主要农作物就有很大差异。

后世这种南北差异的代表性作物,分别是稻米和小麦。

秦岭-淮河一线,则为认定为是我国南北方,或者说主气候区的分界线。

在北美中东部地区,同样存在这样一条气候分割线。

分割线以此的地区,在气候上,被归类为“温带大陆性气候”;以南则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

后者无论在光照时间,还是降水上都要好于前者。

鉴于我们现在的目光,只是聚集于“初代米国”所开发的大西洋沿岸地区,这条气候分割线,可以进一步简化为一个分割点。

不要担心,会马上迎来一个,后世艰涩的英文地名,因为这个分割点,后世的人们都很熟悉,它就是米国第一大港口及城市——纽约。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