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娘子哼了一声,“郑和没像他们这么可恨,杜勋等人,我看还是不要重用,杀了解恨。”
范青道:“朕不是要重用这些作恶的太监,而是要暂时笼络他们。咱们攻克京城之后,笼络民心是关键。这些大太监虽然很坏,但他们手下有许多依附于他们的人。咱们虽然占领京师,但还是外来人,要想站住脚,就要收取民心,给这些大太监优待,一来可以利用他们的权势和人际关系,笼络人心。二来,京城中的许多权贵,见咱们连大太监都不惩处予以优待,他们也自然就安心了。对于这些罪恶滔天的大小太监,朕心里有数,等到咱们安定天下以后,他们还能飞到天上去吗?早晚要跟他们算账的!”
听范青这样说,刘芳亮几人脸色才缓和了一些。牛金星拱手道:“圣上英明决断,深谋远虑,即便是处置几个太监也能考虑的这般深远,真是圣主啊!”
范青微微一笑,对刘芳亮道:“毫侯、磁侯听旨。”
刘芳亮和高一功一起跪下,听范青朗声道:“北京外城已破,大军分路入城,务须军纪严明,秋毫勿犯,使四民安堵如常,方好使内城不攻自破,开门迎降。特谕刘芳亮立即差得力将领去外城内巡视,不可有误。遇有骚扰百姓的,就地袅首示众!”
“遵旨”,刘芳亮和高一功同时声音洪亮的说道。
随后,范青又对众人道:“今晚咱们再开一次御前会议,商讨进入紫禁城的诸多事情。”
所有文臣武将一起拱手道:“遵旨!”
刘芳亮先回提营首总将军驻地,派遣执法将领,手执令旗、令箭,率领三百骑兵,匆匆出发,从彰义门进入外城,各处巡逻,严申纪律,禁止有抢掠奸淫之事。到了傍晚,他率领从人,骑马奔往钓鱼台行宫。
在路上只听鞭炮声不断,从西直门外到阜成门外,又往南到彰义门外,许多大顺军驻扎的地方都相继响起鞭炮声。这是因为京师的外城不攻自破,包围京师西郊的攻城部队自动燃放鞭炮庆祝,又因为西郊只有零星的较小的杂货铺,买不到较多的鞭炮,所以鞭炮声参差不齐,响的不长。
到了行宫的时候,天色已经暗下来,只见行宫当中从内到外,从大门到正殿一路灯烛通明。刘芳亮将从人留在行宫大门外面,自己进入宫门。到了第三进院落,即行宫正殿院内。这时,李岩正率领丞相府、六部府、文谕院等中央各衙门的六品以上文臣向皇上祝贺京师外城守城军民开门迎降。
只听从正殿中传来山呼万岁之声,刘芳亮等几名大将站在南路一边,等候一百多位文臣鱼贯退出之后,才恭敬的走入正殿。
范青坐在临时设的宝座之上,在群臣朝贺捷报之后,满心喜悦,留下李岩、傅宗龙和六部尚书八人,再加上四名大将,继续白天没商议完的御前会议。
四名大将进入正殿之后,范青免了他们行礼,笑道:“此次东征,果然如咱们事先所料,大明朝就像是摇摇欲坠的大厦,看起来高大巍峨,其实是外强中干,芯子都烂透了,咱们只用一根小指轻轻一推,它就轰然倒塌。”
牛金星站起来道:“遥想当年,朱元璋披荆斩棘,浴血奋战,初为郭子兴亲兵,经十五年奋斗而身登九五,建立大明。但子孙不知珍惜前辈开创的基业,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我皇英明神武,英雄提三尺剑定天下,扫平群雄,威震天下,敢言皇上功业彪炳,必将远迈洪武。”
范青微微一笑,他当然知道牛金星人品卑劣,但听他说话,真的心里很舒服。看来再英明的君王,也喜欢听奉承话,这是人的本性。
傅宗龙拱手道:“看来明日内城可破,皇上明日即能进入紫禁城,皇上住在哪座宫殿?选定哪条路线进城,今日都要敲定下来,然后传谕下去,及早做准备,以免到时候忙乱。”
范青微微皱起眉头,他发现文臣们对他住哪座宫殿,走哪座城门进城,特别关注,往往争论不休。那日暂定住乾清宫,如果崇祯在乾清宫举火自焚,就改在驻跸文华殿。这本来已经商议好了,可又有臣子说文华殿是皇帝召见臣子的地方,所谓平台召对,就在此处。这是办理国家大事之处,如果再做皇帝的寝宫,就不妥当了,为此提出异议。
于是群臣对这件事又争论起来,范青不禁皱起眉头,这群文臣怎会如此纠结他住哪座宫殿?行走哪条路线进城?登极仪式如何组织?这在范青看来是小事情,在文臣心中却非常重要。这种过分注重礼仪,而不注重实际的情况,在范青看来就是只做表面功夫,而不讲实效。范青觉得更重要的是,进城之后如何如何收拢民心,如何迎战吴三桂和满清,而不是纠结这些礼仪。
于是范青道:“大学士,住哪座宫殿,朕已经决定了,不必再讨论。”
傅宗龙一愣道:“皇上决定住哪座宫殿?”
“武英殿!”
众文臣一起愕然,众人讨论很久,没人提议要住武英殿,都不明白范青的意思。
范青从容道:“各位文武爱卿,自从朕义旗东指以来,一路迎降,势如破竹,唾手而取京师,取明朝江山如拾草芥,如此顺利,也让我们将士官员颇生骄傲之气,认为江南可传檄而定,太平即在眼前,上下欢腾,如醉春风。这几日还有臣僚给朕上书,要朕在京师登极之后,偃武修文,使天下早享太平之福。朕恐怕大家乐而忘忧,变生不测,所以打算住在武英殿,借助他的英武之气,警示各位现在还不是偃武修文的时候,国家未定,关外强敌环伺,咱们还要兢兢业业,如履薄冰,和衷共济,把天下平定之后再安享太平。”
众文臣听了范青的话,都是心中一凛,谁也不敢再说什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