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家除了高文林觉得贾先生没安好心,其他的都没多想,高兆问过贾西贝,又听她发了誓,就认为贾先生是个逗比,谁也不知道逗比会咋想咋做,做什么也不会意外了。
第二天,江氏就和高翠商量做什么吃的,说是来吃大盆菜,可不能全是乡下人那么做,看的出贾老夫人是个富贵人,万一嫌饭菜粗糙就难堪了。
高兆想起前世奶奶做的蒸菜,奶奶说,她年轻时,村里办酒席,都是蒸菜,八大碗,有肉丸,一碗就一个,类似狮子头,有扣肉,下面是粉条,有油炸了的年糕,上面放上糖,有夹菜,总共八个,一起锅里一蒸,出锅热乎乎上桌。
“贾老夫人,什么好吃的没吃过,这个肯定她就没有吃过。不如咱就做这个,大姑再想想还有什么可以做成蒸菜的,放在一起蒸的,也凑成八个菜,用大碗装。”
高翠一拍大腿说道:“对呀,家里还有干豆角,红烧肉干豆角炖好了,再往锅里一蒸,绝对软乎,年纪大的人肯定爱吃。”
“这会儿泡豆子,把豆子泡软了,跟米饭一起蒸,也蒸的软乎,年纪大的肯定爱吃。”
姑侄俩一说一应把菜定了,江氏却想这些能上得了台面吗?
高兆解释道:“京里来的富贵人家,啥好吃的没吃过,没准就稀罕咱做的哪。”
“对,就是,让咱做大酒楼里的菜,咱也不会,难不成在外面定?到时人家该咋说,说好了来你家吃,却在外面买来打发,这也不好吧。”
江氏没和富贵人家来往过,她也没啥主意,就随她们做去吧去了。
贾老夫人没到饭点就来了,贾西贝和吴长亮跟着。
江氏诧异,贾老夫人解释道:“我不放心我这外孙,总闷在屋里不好,得出来见见人,所以呀,我今天就把他带来了,正好也是叫你师娘,他还小,高太太就把他当儿子一样,他上回来你家出了丑,他害羞难为情,让我说这有啥好难为情的,一家人似的,让他来跟着我伺候我,高太太也就别在意了,我两家就当通家之好,谁也别客气。”
人家话都这么说了,江氏也不能说我家里有个大女儿,他不方便来,自家也不是高门大户,闺女也不是那种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大家闺秀,她只好笑道:“可不敢当,就怕老夫人来我们小门小户的不习惯。”
“有啥不习惯的,我不怕跟你说,我小时候还喂过羊呢。那会家里光景不好,睡觉褥子都没,天刚冷,就铺上干草,大冷时才烧炕,舍不得用柴火,没到天亮炕就凉了,那时的日子苦,如今是靠儿孙争气,才能享点福。”
江氏试探的问道:“那贾先生在京里就是教书的?”
“他呀,小时候还听话,老了就越来越歪,还好自小念书好,在京里混碗饭吃,还有家人的帮忙,不算太丢人。”
贾老夫人反正话不说到实处,就这么模棱两可的,江氏听老爷说过,贾先生估计是国子监的贾教授,犯了点错了,来武成县教书,听家老太太这么一说,也对的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