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书轩hbcjlp.com

繁体版 简体版
聚书轩 > 都市小说 > 一名隐士的前半生 > 第五百二十四章 不要骗自己

第五百二十四章 不要骗自己(2 / 2)

 推荐阅读: 神话复苏从齐天大圣开始 民国第一女律师 重生都市之神皇 斗破之龙神降临 败家系统在花都 神锁 婚局 圣虚(圣墟) 大唐:一人灭一国 满级大佬身在末世
最新网址:hbcjlp.com

这是在物质和精神两种状态中执着永恒。

第二个误会:我们以为有一个可以作得了主的“自我。同样的,对于物质和精神,我们以为有一个可以作得了主的“自我”。

我们对于这个身体当然是太习惯了,觉得身体就是自己,以为这个身体能作得了主。其实我们对咳嗽都作不了主,其他就更不用说了。人会老,会死,谁能作得了主?以为自己对自己的衣服、财产、家庭、事业、环境……这个物质的世界都能作得了主,其实没有一样我们能作得了主。我们以为能作得了主的,那是因为我们具足了表面上看起来可以作主的能力。

比如说,我们以为自己有能力把这个杯子拿起来,实际上是我们具备了缘起的各种条件——有了这只手,而且是健康的;有了这些条件,才能把杯子举起来。很多手脚不方便的人,连一个杯子都举不起来。我们拥有一切财产等物质,只是因为我们具足了跟这些物质达成关系的一种业报,或者是善业,或者是恶业。除了这些业的缘起以外,没有一点我们能够完全作主。包括举一个手也不是我们能够作主的,也要有空间、条件、思想指导这些聚合的因缘。

对于内在的精神也是一样。没有一种想法是出于我们本人的,我们所有的思想、语言、考虑和决定,都是受外在知识文化的影响。为什么会有风俗习惯?为什么每一个地方、每一个国家,会有各自的思维习惯?这是大家共同的心智造成的,并不是哪个人的思想。

大家可以尝试着观察自己的起心动念,会发现没有一个想法是凭空出现的,所有的想法都是从别人那里学习来的,这一点非常有意思。如果说不是从别人那里学习来的,那把我们自己的想法拿出来看看——不可思议!属于我们自己的东西是不可思议的!没办法想,也没有办法议论,不可思不可议;说出来就是概念,就是有所表示。

我们常常会觉得,“我今天是痛苦的”,或者“我今天是快乐的”,这些痛苦和快乐完全是别人给我们的一种概念;我们接受了这种概念,内化了这种概念,把这种概念执着在自己心中,以为自己很幸福或很痛苦。就像刘姥姥进大观园,她觉得自己进了一个全新的世界,高兴得不得了,而别人跟她简直无法交流。

很多人在自己快乐的时候,别人并不觉得这是真的快乐;特别是有人只顾自己快乐,不合群,不照顾到大家的情绪,对于这样的人,有人甚至会说他“这是缺德”。小孩子玩游戏,玩得很开心,父母亲就觉得是一件很头痛的事情。这些快乐和痛苦从哪里来的?都是从后天学习来的。小孩子生下来,如果从来没有见过游戏,没有玩过手机,他怎么会沉迷在游戏里面?

所以我们对自己的第二个误会,就是以为对于物质和精神,“我”都能作得了主。

第三个误会:我们以为在世间能找到永恒的快乐。我们以为在世间能找到永恒的快乐,事实上,我们找到的并不是真正的快乐。

前面给大家讲的“助人为乐,转苦为乐”,就是把恶业转为善业,把伤害别人转换为帮助别人,把痛苦转换为快乐。但我们要认识到:这种快乐也不是永恒的快乐,仍只是短暂的、相对的快乐。世间所得到的快乐都是相对的快乐——痛苦被解决了,就觉得快乐了。

那个被解决的标准,是根据我们的承受力而定的。我们想挑一百斤,挑不动,又必须要挑,就会觉得很痛苦;如果我们能够挑起来,挑到目的地,就觉得自己有能力承担一百斤,对我们而言,这就不一定是一

件痛苦的事情。人生的痛苦很多,大部分的痛苦不是真正的痛苦,而是我们的承受力太弱了。如果我们有勇气去承担自己的痛苦,它对我们来说就不再是痛苦。为什么女人比较容易痛苦?因为女人比较脆弱。当然如果男人很脆弱,也很容易痛苦。

痛苦的程度或者快乐的程度,跟一个人的承受力有关系。一个人能挑一百斤,让他挑六十斤,他就很开心;另外一个人能挑二十斤,让他挑三十斤,他就很痛苦。所以我们需要培养自己的承受力,接受痛苦,转换痛苦;转换过来以后,苦就成了乐。因为世间的苦和乐是相对的,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小孩子在地上摔了一跤,皮没蹭破,仅仅就摔了一下,他哭起来了。这时候如果大人跟他说:“没关系,没关系,乖。”他可能就自己站起来,没事了。如果大人说:“宝贝摔跤了,很痛哦!”你心疼他,这样他就真感觉到自己疼了。

其实大人也一样。我们经常是像济公说的:“一半脸儿哭,一半脸儿笑,是哭是笑只有我知道。”哭,未必是真的痛苦;笑,也未必是真的快乐。昨天有位居士说,他的人生是哭完了就笑,笑完了就哭。同样一件事情,当他觉得这个事情是正常的、能承受的,他就笑了;当他觉得不能承受了,他就哭了。

世间的快乐,事实上不能叫做快乐。有位哲学家说:世间并没有快乐,所谓的快乐,只是对痛苦的缓解而已。我们感觉到痛苦,然后这个痛苦被解决了,就觉得快乐;假如不觉得痛苦,也就没有什么快乐可言。所有的五欲六尘,能帮助我们解决痛苦的,我们就感受到它带来的快乐;不能解决痛苦的,我们就感受不到它带来的快乐。

所以,我们的第三个误会,就是总以为人生有快乐,却不知这种快乐是有苦之乐,是短暂的、相对性的,并非究竟之乐。当然,这种短暂的快乐对我们苦短的人生来说也非常重要。假如连短暂的快乐都没有,那我们会活得更痛苦。修行佛法是为了寻求人生的快乐。如果我们看到自己正处在痛苦中,先赶紧想办法把自己解救出来,把痛苦的情绪转换为快乐的情绪,其办法就是去恶从善。同时我们必须认识到:这样的快乐不是永恒的,不是真正的快乐。

中国古人讲人生的四大快乐:“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这四种快乐到底有多少快乐呢?久旱多苦啊,下了一阵雨,就觉得这是最快乐的;但如果连续下一个月的雨,这就不是甘雨了,而是水灾了。“他乡遇故知”,在他乡很孤独,没有朋友,就像歌里唱的“他乡没有烈酒,没有朋友”,遇到朋友很难得,一诉衷情;但如果天天都在他乡,天天都是他乡的朋友,离家越来越远,我们能快乐吗?“洞房花烛夜”,现在很多人,过不好马上就离婚,让他天天洞房花烛夜,天天离婚,天天结婚,他能快乐吗?

所以世间的快乐并不是真正的快乐,只是当需求被满足时,才会感觉到快乐。如果一个人需求很少,他感觉到自己身体很健康,思想也在不停地改善,家庭也和睦,他很知足,那么他欲望越少,痛苦就越少。

第四个误会:我们以为得到的东西都是宝贝。这叫做“敝帚自珍”——最破的扫帚也是自己的好,又叫“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穷窝”。

就是对自己拥有的东西非常珍惜,觉得都是宝贝,这个东西也好,那个东西也好,舍不得放下。特别是六七十岁以上的老人家,家里东西都堆得满满的。年轻人觉得这些东西都没用了,连破纸盒都装起来放在那里干什么?赶紧卖掉,但老人家舍不得。

特别是中国人有思乡情结,对自己的故乡、亲人、朋友非常眷恋,对自己所拥有的那些,特别是朋友送的东西,都非常珍惜。我们有没有把十几岁时朋友写给你的信还留着?我有一个同学,刚出家的时候十六七岁,现在四十多岁了,刚出家时别人给他写的信全部都留着。他到国外去留学也带过去,留学回来了还带在身边。他给我看那个信,信纸都折得不成样子了。我说:“你真有毅力啊!”他说:“这是一份力量,是来自朋友、同学的一份力量。”这样的人也难得。

这就是我们凡夫典型的四种习气、四种误会,也经常被称为“四种颠倒”。

最后,他说到:“佛当年悟道时那句话,希望大家经常拿出来反思。皆因妄想颠倒,不能证得。什么叫妄想颠倒?就是被自己骗了啊。”

他说完,拍了拍衣服上的灰尘,说了声:“耽误大家时间了,大家继续吧。”转身,就离开我们,向大殿里面去了。

这种干净利落的作风,自有一种威严。他说的都是大白话,但句句打在我们心中,没有亲身的体会与实践,是讲不出这一堆的。望着他的背影,我想,他是一个有故事的人。

当绕行愣严塔的时候,我回忆起了当年与妍子一起来的欢快情景,那曾经真实发生过的事,在时光流逝的今天,已经为假了。

当年我见过的观音菩萨的形象,如同梦境,变得模糊。当年,我把她当神圣的启示,但今天故地重游,却无法跟身旁任何一个人再次说起。

时间就是这么残酷,会消灭一切证据。但我的心却经常回溯,想找回过去的快乐与神圣,这种做法,相当于刻舟求剑,也是自己骗自己的一种习惯。

这就好比同学会与战友会,妄想通过曾经的共同伙伴,回到那青春年少的单纯时光,注定是要充满尴尬与遗憾的。

我发现一个骗自己的惯用手段,就是随意拉扯光阴,以为时间可以倒流,往事可以重现。

这只是妄心的造作,自嗨的影片。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