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搞清这个问题非常重要。
诸葛亮轻轻地点了点头,目光中露出几许赞赏之意。
刘备则是一脸凝重地等待着杨彪的答复,是否担任副社长的事情暂且两说,这并不妨碍他对这个问题的答案的关心。
关于天子,关于汉中,关于大同社,关于张远宗,这些现在都是刘备不敢轻易忽视的大问题。
何况这件事也和刘备自己有关系。
杨彪心中一动,略作沉吟道:“临行之前,老朽也向陛下提出过这个疑问,但陛下嘱咐过,刘皇叔身为益州之主,事务繁忙,且蜀道难行,倒也不用事必躬亲,经常到汉中复命。”
“只需保持书信往来即可。”
还是那句话,让刘备加入大同社并且担任副社长,只是为了政治上的拉拢,分化曹刘孙三家的阵营,并不是真正的让刘备为大同社做事,所以也不用让刘备经常到汉中向陛下复命。
所以杨彪这次说的是实话,只不过这话不是刘协说的,也不是张跃交代的,而是他自己临时编造出来的。
没有点随机应变的本事,怎么敢孤身一人入蜀当说客?
退一万步讲,就算陛下和张远宗真的交代让刘备经常到汉中,刘备也未必会傻到乖乖地答应,到时候肯定会各种推诿。
大家都不傻,没必要搞那些虚而不实的一套。
但杨彪却忽略了一个问题。
董允的第一问和第二问其实是自相矛盾的两个问题。
如果刘备成为大同社的副社长,位高权重,很多事情肯定要亲自负责,通过书信来往的方式和汉中方面沟通合适吗?
如果刘备不需要经常到汉中面见天子,那么很多事情可能就会被蒙在鼓里,这样即使有再大的权力也没有什么意义啊?
还谈什么位高权重,和张远宗平起平坐?
连汉中发生了什么事,大同社有什么情况都不知道,他刘备这个副社长还有什么用处?
因此,两问一出,杨彪看似回答得天衣无缝,实际上已经落入了董允的圈套,对方顿时就明白杨彪的两个答案,必定有一个是假的,有一个是真的,或者全都是假的。
反正不可能都是真的!
董允的脸上露出了微笑。
诸葛亮也笑了笑,轻摇着手中羽扇。
高坐在主位上的刘备沉默不语,似乎陷入了思考中。
在场的文臣武将则神色各异,目光闪烁不定。
董允再次向杨彪拱了拱手道:“三问杨公,我家主公若成为大同社之副社长,既与汉中太守张远宗平起平坐,又不用经常到汉中向天子复命,总得为大同社做一些什么。”
“那么,我家主公是否可以以益州牧之名,以大同社副社长的身份,在益州境内发展大同社?”
话音刚落,沉思中的刘备忽然眼睛一亮,神色激动起来。
诸葛亮手中的羽扇忽然停住,目光淡淡地望向了杨彪。
在场众人闻言不约而同地把目光集中到杨彪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