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子兴,说,究竟在永阳县发生了什么,能让你堂堂显侠之子落荒而逃?又是谁让你沦为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夜黑风高,李成蹊冷冷地问道。
在他的阴冷逼问下,是一顶风雪无忧的帐篷。
在此之前,少年郎更是不惜大费苦心替他运功疗伤,不仅稳住了这两日的气血翻滚之苦楚,更为他平息了气机暴走之疾痛。
郭子兴乍醒,精神甫定,仍在回味那击中胸口的一掌,那一刻万念俱灰,此时又惊闻这声音,陡然吐出郁闷的浊气,气喘如牛。
但郭子兴连日来生死一线,片刻间就气定神闲,冷静回道,“我怕我说了,你不肯相信。”
李成蹊一挑眉梢,面露不悦,“若你不愿说出实情,我大可以一走了之。”
郭子兴好不容易抓住他这根稻草,哪里肯松手,连忙急匆匆地回道,“此事事关重大,叫人难以想象。但是我郭子兴用侠义起誓,句句属实,如有半句谎言,叫我天打五雷轰,永坠阿鼻地狱。”
侠之世界,重诺重言,一字千金,绝不为过。
为一言赴死者,何止千千万。
少年盖青荷,为侠赴死!
少年阮薄帷,为侠赴死!
但李成蹊面色凝重,只冷声哼道,“有话快说,别藏藏掖掖的。”
郭子兴深深吸了一口气,面色悲凉,“其实永阳县已被赴戎机攻陷,而我父亲永阳县显侠郭公甫正是头号窃夫。”
诚如郭子兴所言,这句话骇人听闻,由不得李成蹊汗毛倒立,瞬间崩起一身的神经,动手将之按在地面,气势汹汹地问道,“大胆郭子兴,竟敢污蔑我永阳县显侠?”
须知,污蔑封侠者,轻则夷灭三族,重则株连九族,移除祖籍族谱,其后人世代不得补录。
在这侠义无双,名声大如天的世界,身败名裂者生不如死,几乎日日夜夜都要活在恶名的梦魇中,如丧家之犬,惶惶不可终日。
饶是郭子兴早已见惯这一幕,也情不自禁地心生悲鸣,黯然落泪,“李昭侠宁愿相信素未谋面的显侠,也不愿意相信甘愿托付性命于你的郭子兴?”
李成蹊眼神坚定,死死抵着他的喉咙,凝神对视,“我要知道永阳县真正的风雨,而不是你一面之词,更不是胡编乱造。”
“何况你我不过是一面之缘。”
郭子兴双拳紧握,恨声骂道,“郭公甫已沦为窃夫走狗,怎么担得起我永阳县百姓为之折服。”
李成蹊心有沉重,但不愿流露,只用力加重力道,愤怒地叱问道,“郭子兴,我念在你善心未泯,甘愿冒着生命危险救你,若你再不愿如实相告,休怪我李成蹊不念旧情。”
哀莫大于心死的郭子兴颓然垂下双臂,缓缓地合上双眼,再不愿意多说一句话。
此时此地,若是封宣侠或者关丛山,必定毫不犹豫,坚持己见,一掌惯杀此人。
但李成蹊年少不经世事,尚且不知人心险恶,虽然小有机敏之心,但是他没有大决心,少了些耿星河、岳牧野的勇武决断,竟然慢慢松开了手掌,一念之仁道,“郭子兴,恕我难以听信你的言语。”
郭子兴睁开泣血的双眼,挣扎着走出去,跌跌撞撞地走进风雪,仿佛是用尽了所有的精气神,“李成蹊,要不了多久,你就会相信我所言非虚。”
说罢,郭子兴义无反顾地冲进风雪中,不见踪影。
李成蹊的心瞬间失落,空荡荡地走出帐篷,举目环顾,心生迷惘。
不同于在洞溪里的一清二楚,只要他奉令行事,奋勇为侠,哪怕赴汤蹈火也在所不惜,而这座涂中乡和遥不可及的永阳县都对他如云里雾里,看不清理不明。
让他浑身的力气都不知道往哪里使。
打杀旁人很简单,但在此之前,要出手的理由明明白白,要理清来龙去脉,要被杀之人自有取死之道。
高氏的奇怪作风,崔昭侠的蒙在鼓里,远游拜师的百姓集体遭人暗算,诸如此类荒诞不经的事,都让少年郎不断反问自己,该不该快刀斩乱麻,先除大恶高宣侠,再为民怨伸张正义,反推幕后黑手。
如此心性煎熬,整夜不休。
次日天明,李成蹊返回崔宅,见到了风尘仆仆的崔昭侠。
刚一见面,崔昭侠义愤填膺地哼道,“李昭侠果真不曾骗我,断龙沟山上确实藏有匪贼,且个个身手不凡,修为不俗,全都踏入武者之列。”
整夜心绪不宁的李成蹊望着崔昭侠,蓦然惊觉合乎情理,有感而发地回道,“愚民而治,天下大同。”
崔昭侠茫然无辜地望着他,不解其意,反而是画阿酒上前回道,“君王以愚昧的手段治理百姓,更容易造就盛世太平的天下。”
崔昭侠不怒反笑,“好你个李昭侠,藏头露尾,故意遮遮掩掩不说,今个还拐着弯骂我不学无术?”
“蹊儿哥不是卖弄学文,而是由衷地肺腑之言。”画阿酒知道他去了哪里,隐隐觉得不妥,代为解释道,“蹊儿哥性子直爽,为人与善,如此说来,肯定是贵乡对他有所触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