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伊乘坐的洋船在花城口岸黄埔港泊靠时,洋船聚集,商贾使节往来不绝。
十八世纪,东华丝绸以色泽滑润、轻薄飘柔、华贵高雅而着称,成为西方上流社会不惜以重金争购的奢侈品。
然而,带清政府实行的丝绸出口限运,使得这种商品在国际市场上更加走俏。西洋各国认为,西洋各国皆是“不善织造之国度”,贵族们的“服饰之荣”一向仰赖东华的丝织品市场。还有粤绣,粤雕,粤彩,粤作,粤器,茶叶等等都远销售西洋,大受欢迎。
还有扇子,中世纪以来,扇子在白罗洲被女性视为必不可少的服装点缀品,因价格昂贵,白罗洲宫廷贵妇往往以拥有一把奢华精美的扇子作为炫耀攀比的资本。
来自各国的商船,每年都在五六月间泊靠花城港,带来异地的工艺品、土特产和工业品,在十三行商馆卸货交易后,带着东华丝绸的华贵、瓷器的典雅和茶叶的芳香,于九十月间乘风回归。
随船而来的西洋人便会被安排到十三行商馆内的天主教堂学习东华语,学成后还要奏报皇帝,以便日后到宫廷供职。在得到进京旨令之前,十三行就是他们休整、学习的场所。
位于商馆区内的十三行公馆,与十三行(洋行)商馆遥相对应,是供洋人生活居住的地方。十三行街区是工艺美术制造业的天堂,也是宫廷匠师的人才基地。
这里的行栈、作坊星罗棋布,能工巧匠荟萃。肩负皇命的南粤大吏,将其中的顶尖人才举荐进宫,成为引领带清宫廷制造业的主力。
雷伊居住的嘤格兰公馆以及各个国家的商馆与十三行商馆集中在花城城郊西南角,紧靠珠江,那里是一个繁忙的水码头。各国公馆在外观建筑、室内装饰及生活方式上都带有各民族风格。
这里俨然是一个世界商务机构的博览会,与十三行商馆遥相对映,构成了一幅东西合璧的人文景观。
历史上形成的外贸传统,孕育了十三行商人较为开阔的视野、广博的见识,他们从商务与时代的需求中最早地接受了外面的世界。许多行商都能以流利的嘤语与外商打交道,洋行还设有从事外语翻译的专业人员。
不过雷伊想到自己身上因为“九州结界”带来的恐怖压制就没有丝毫动身去京城的想法,更怕因为他帅气的面貌被抓进皇宫被当猴看,甚至是消失于深宫大院。
于是在教堂的学习里也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装作一个游手好闲的富家少爷游荡在商馆区。
十三公馆区的漱珠涌附近,酒肆鳞次栉比,画舫穿梭如鲫,商贾在此饮酒欢宴,文人在此吟咏消闲,渔女在此脆生生叫卖海鲜。
酒旗招展绿杨津,一船明月一船人,尽显消闲取乐的惬意。
第二天一早,雷伊想起无骨凤爪,虾饺、烧麦等粤式茶点就馋得慌,在此逛了好一会也没发现一家卖早茶的茶楼,才突然想起一个可怕的事实——现在粤式茶点还没有发明。
逛了一圈,雷伊也有些走累了,坐进茶楼,吃了几盏茶,用了几块粤式点心。看着楼下那些瘦弱的百姓,雷伊不由想起了一个人——佟玉柱,不知道他有没有在……
至于让他雷伊暴起反清,雷伊觉得要是脑子里不全都是米共田的正常人就不会这么干,他一个外国人反个pi清啊,都站不住脚,当时的带清可还是天朝上国,雷伊敢保证,他只要敢说就不可能活着出商馆区。
而且不经历黑暗哪来光明,这是旭日东升前的黑暗,自有伟人点亮火炬,以星星之火成燎原之势……算了不管这糟心事了,雷伊付完账就朝着书店走去,学习才能使他快乐,他要沉迷学习无法自拔。
雷伊来到这个古国有很多重要目的:首先,就是知识与种子,这里拥有雷伊迫切需要的知识,有人文历史,科技农业,文学艺术等等,还有一些非常重要的植物种子。
其次,就是想“借鉴”“传承”一些道派的雷法,毕竟雷伊觉得他与雷法有缘;再者,就是解解相思之愁,虽然,雷伊前世混得不如意,但有道是金窝银窝不如自家狗窝,他想肥宅快乐水和火锅,猪肘子等等了,不过故乡可能是再无缘相见了。
最后,就是考察市场,看看什么东西在东华受欢迎,什么东西在西洋受欢迎,这是为将来的商贸做打算。
雷伊在网上曾经见过有网友发问如果来到18世纪这个启蒙运动时代的西方国家,你会选择哪本本国古代书籍呢?
是《孙子兵法》、《孙膑兵法》、《吴子》、《六韬》、《尉缭子》、《司马法》、《太白阴经》、《虎钤经》、《纪效新书》、《练兵实纪》等这些兵书,打算军事崛起,大杀特杀后称王称霸?
还是《泛胜之书》、《齐民要术》、《陈敷农书》、《农桑辑要》、《王祯农书》、《农政全书》等农书,计划低调种田稳步农业崛起,粮食人口横推敌手据地称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