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尔尔是江城大学古建筑与人文历史研究专业的大一新生。这教授布置课题,要求学生自行分组研究江城的古迹文化。
江尔尔下午没课,便和舍友苏静到图书馆去查资料。偶尔翻看江城辖下的一本县志,上面记载着江城沈家的事迹。
沈家园林在近代早已对外开放,在江城也颇有名望,江尔尔曾去玩过几回,亭台楼阁很是精美。
据县志记载明嘉靖年间,江南某一大户沈家,一夜之间迁至此处,开枝散叶,经商纳田,乐善好施。
有一年洪水,百姓流离失所,沈家开仓放粮,捐钱盖了几座庙宇。洪水退后,因功被记载在县志上。
几百年来,沈家人财两旺,绵延不绝。传至近代,沈家老宅却出了几次怪事,至此人丁稀少,后人迁至京城。
江尔尔发现县志上有一沈家族徽标志,好像一弯新月。再查却没有别的记载。她仔细查看那个标志,总觉得在哪见过。江尔尔决定以沈家园林为题,打算周末再去一次。
周五下午,江尔尔接到陈教授电话,联系到一位老朋友,走沈家的关系,周末可以到沈家私人老宅参观研究。江尔尔听到这个消息很兴奋。
陈教授对古代园林住宅设计很有研究,对江尔尔要展开研究沈家园林的课题一直很关注。江尔尔打电话告诉江妈妈明的安排后,立刻整理起简单的行李。
沈家老宅位于江城的东郊,依山傍水,风水颇佳。早几年就有开发商以园林为中心,修建了别墅群。即使两边园林已对外开放,沈家私宅仍有三进的院落。
江尔尔与同组七个同学跟在教授后面,沿着园林边的一条道行走,时至近夏,两旁树木青葱,颇有曲径通幽之福大约走了十几分钟,转角忽见两个大石狮子伴着一铜锁古门,门上有一匾,匾上草书“沈府”两个字。
此时大门已开,迎面走来一位四十多岁的男士,倒是一副西装革履的现代打扮,他很热情的伸出双手:“您好,陈教授,久仰久仰,我是沈氏驻江城的办事处主任,我姓王”。陈教授一边上前握手,一边指着江尔尔她们:“王主任,久仰了,这是我的几个学生”。众人忙上前打了招呼。一行人进入大门,只见院中到处树木山石,江尔尔注意到地面用的是青色的花砖,应该是现代的仿古工艺。可见沈家后人很重视老宅的维护。
穿过一个抄手游廊,是一座五六间大的房子,两边各有六间有厢房,屋顶上有瑞兽镇宅。江尔尔以为这就是正房时,接待她们的王主任领着她们进入房子,房子进门的另一面墙上也有一面雕花门,不及细看,又穿过门又来到另一个院落,这个院落相对巧别致,正北也是五六间的房子带有六间厢房,江尔尔不再惊讶的又穿了一个门,来到邻三个院落。这个院落又比之前略,花木扶疏。对面是三层的楼房,也是雕梁画栋,很是精美。江尔尔想这便是主楼了。
王主任请大家屋里休息,苏静悄悄问江尔尔:“咱俩像不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江尔尔竖起大拇指:“比喻的很形象。”意外的是屋里的陈设却极具现代化,陈教授看出了众饶不解,解释道:“沈家怎么会把祖宗的东西随意摆放,自然要仔细收藏的.”王主任也哈哈大笑:“那些东西随意拿出一个物件也是价值不菲的。”
休息议论了一会,江尔尔提出要四处看看,王主任:“倒是可以随意看的,只是这个楼的第三层有个通向后面别墅的走廊,还请大家不要越界。是我们沈总的私人领地。我们在建别墅的时候,沈总特意把离老宅最近的一套留了下来,是孝敬老太太的。”江尔尔和苏静面面相觑,陈教授笑着接口:“沈总至孝”。
一行人拍照,支画架,拿卷尺测量,忙的不亦乐乎。江尔尔来到三楼,打算从高处往下拍几张整体照。穿过木质的楼梯,仿佛对面晃过一个人影,再看却没有了。江尔尔也没在意。
木质的游廊,暗格窗,墙上精美的壁画。江尔尔忙的不亦乐乎,闪光灯一直不停。期间江尔尔总觉得有一道视线跟着她,她四处望了望也没什么发现,索性埋头工作。
时间过的很快,眼看就黄昏了,陈教授组织大家撤离,同组的一个同学还在画的起劲,一个劲的称时间不够用。王主任笑呵呵的:“欢迎下次再来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