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根本顾不得许多,只要能给祝修远按上那些罪名的话,谁还管燕国如何。
现在正是一个扣屎盆子的好机会!
而那些本来就反对同意燕国所请的武官们,已经傻眼了。
方才,这些个文官,还与他们争得面红耳赤来着。
可是怎么一转眼,他们全都改口了?
把他们的话全说了过去,还加上了“卖国贼”、“勾结燕国”、“陈奸”的罪名……
这可比他们高明多了。
他们可没有想到,可以使用这些罪名来恐吓对方!
果然不愧是文官,嘴皮子就是厉害!
随着文官们继续骂下去,祝修远就不停往下缩,身高也越来越矮。
显然是被吓坏了!
众臣见此,激动坏了,于是更加奋力的骂。
反正到最后,通过文官们的一顿激动臭骂,给众人心内强行塞进了一个观念:谁同意燕国所请,谁就是卖国贼、勾结燕国、陈奸!
这种观念的转变,全得益于这帮文臣。
因为他们太慷慨激昂了,甚至引经据典,说得头头是道,占尽了道理,根本无从反驳!
把那个观念说得铁铸的般,坚不可摧,不可撼动!
不过,他们还没有察觉到这一点,兀自大骂不止,越骂越兴奋,越骂越激动。
正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自然有人嗅探到了这种观念的转变。
比如说国相李忠。
比如说钟山王。
比如说陈皇。
比如说尤贵妃。
不过他们全都没有任何表示,心思各异,看破不说破,只静观事态发展。
“陛下!”
忽然,都快遵下去的祝修远,身形猛然拔高,并大吼一声。
他这一声大吼,吓了那些激动的文官一跳。
因此他们的大骂顿止,齐刷刷的瞪着祝修远,不知他为何突然爆发。
“陛下,臣忽然觉得,众位大臣所言有理,有大道理,简直太有道理了!”
这下轮到祝修远激动了。
而那些文官则还有些懵。
什么情况?
这江城伯又……改口了?
“不错,同意燕国所请之人,就是卖国贼,就是勾结燕国,就是陈奸!”
祝修远情绪激动。
“诸位大臣品德高尚,臣深深受教,也顿悟到了!不过臣并未勾结燕国,也不是卖国贼,所以臣现在觉得,应当拒绝燕国所请!”
祝修远说得斩钉截铁。
不待众人反应,祝修远又看向刑狱司的少司寇,露出一个意味深长的笑。
“少司寇大人,方才众位品德高尚的文臣的话,少司寇大人都听见了吗?同意燕国所请之人,就是卖国贼,就是勾结燕国,就是陈奸!”
“少司寇大人,不知以上罪责,该当如何判决呢?”
那少司寇先是一愣,因见祝修远那意味深长的笑容,顿时明白了过来。
“如果那些罪名属实,那就是叛国通敌的大罪,当斩草除根!”
少司寇也是一个妙人,晃悠悠的走出来,轻描淡写的瞄了眼那些文臣。
“少司寇办案,我等自然是放心的,少司寇一贯的作风,就是绝不误会一个好人,也绝不放过一个坏人!”
“敢问少司寇大人,若大人在办案途中,发现其他与本案不相关的案件,又当如何?”祝修远笑问道。
“四个字,追查到底!”
少司寇狼一般的视线,扫视着那群文官,露出兴奋的神色。
众臣肝胆皆颤,面面相觑,尽皆骇然。
他们倒不怕勾结燕国这种罪名,随便你怎么查。
可是……若发现其他不相关的案件,那可就难说了!
他们根本不能保证他们经得起查!
这才是要命的。
众所周知,前段时间,发生在京城的三大案,之所以闹得那么大,其实就是因为翻出了许多陈年旧案之故!
刑狱司的少司寇,是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啊!
他最喜欢搞这种抽丝剥茧、牵连过大的案件了!
但偏偏少司寇的身份……
众位文官,经祝修远与少司寇的“双簧”一吓,早已如坠冰窟,惧怕不已!
祝修远将他们扫视一眼,眼神中早已没了怯弱,而是满满的鄙夷。
文官们则纷纷低头,或者侧头,慌忙避开祝修远的扫视。
至此,他们方才明白,原来他们是被祝修远给耍了!
丢脸啊!
一想到方才的慷慨激昂,还有大骂得唾沫横飞的情景,他们就想给自己一嘴巴。
掉进了人家的圈套犹不自知,还在那跳起来骂个不停,简直就是……跳梁小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