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书轩hbcjlp.com

繁体版 简体版
聚书轩 > 军史小说 > 存亡之秋 > 第七章 诸葛宅邸会诸友

第七章 诸葛宅邸会诸友(2 / 2)

 推荐阅读: 凤倾天下:王爷等你来战 天尊圣剑 他的心尖白月光 聊斋仙志 宗主帅破了天际 我在异世界拍电影 功德簿 开局亮剑狙神 重生是金箍棒 网红的直播生活
最新网址:hbcjlp.com

关彝道:“写得很好,晚辈能写上一手好字,全因教导有方。”

张绍道:“你三人需多学习,争取将来皆进皇宫和尚书台。”

张遵道:“三人书法各有特点,尚之字雄壮,京之字优雅,显之子阔达。”

黄崇道:“三种风格,三种境界,必成三种人才。”

李球道:“这三小子将来都会是人才。俗话说下得了书房,上得了战场。想要文武双全还得学习骑马射箭,想要学武的,可以随时找李叔我。”

诸葛瞻把李球拉到一边,李球不满道:“干吗呢?习武也很重要的,我最擅长超骑马射箭了。”

诸葛瞻道:“好像就你骑马射箭厉害,我也能教啊!”

于是众人皆笑了,李球道:“原来是这个意思,没说你不能教,只是你在宫中太忙,怕没时间亲自教导。而我正在军营,时间充裕,随时可以教导三位小子。”

诸葛瞻想了想,道:“也罢,我长子今年已经十三岁,我让他做你的学生。老大,你想学骑马射箭吗?”

诸葛尚一听连忙道:“父亲,儿想学呢。”

诸葛瞻道:“想的话赶紧拜见你师傅。”

于是诸葛尚向李球拜道:“师傅,请受学生诸葛尚一拜。”

李球将他扶起,道:“好,我收下了,你明日到羽林军报到。”

诸葛尚道:“谢师傅。”

李球道:“别叫师傅,你是我的兵,要叫我李将军。”

诸葛尚道:“诺!小兵诸葛尚见过李将军。”

聊完书法和拜师后,孩子们便去玩了,诸葛均也累了,即回后堂休息。

之后诸葛瞻等人离开前堂,来到后院一片薄田处。

关于薄田,需要提起诸葛瞻之父诸葛亮的临终遗言。

诸葛亮在去世前给刘禅的肺腑之言,即《自表后主》:伏念臣赋性拙直,遭时艰难,兴师北伐,未获全功,何期病在膏肓,命垂旦夕。伏愿陛下清心寡欲,约己爱民,达孝道于先君,存仁心于寰宇,提拔隐逸,以进贤良,屏黜奸谗,以厚风俗。

臣初奉先帝,资仰于官,不自治生。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孙衣食,自有余饶。臣身在外,别无调度,随时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盈财,以负陛下也。

通俗意思:在下感到自己禀赋不灵巧,加上遇到动乱的艰难时代,北上出兵伐魏,没有获得成功。怎会料到我却生病无救,生命在旦夕间结束。在下希望陛下能使心境纯洁,克制享乐的欲望,约束自己,关爱百姓,对先帝力尽孝道,对天下百姓施行仁爱之心,选拔任用隐居不仕的贤人,来增加朝廷内的贤良人才,罢免邪恶不正的坏人,以使得风俗敦厚。

我当初侍奉先帝时,日用全靠官府供给,自己不再经商务农。在成都有桑树八百棵,薄田十五顷,靠这些子孙们的衣食、自给是有富裕的。至于我在外边,不再有另外的调度,平时的吃穿用度,全部靠官府供给,没有去搞别的生计,来增加微小的收入。我死的时候,不能让家里有多余的钱,不能让外边有剩余的财物,这样会辜负陛下。

于是诸葛宅邸后院的八百株桑树和十五顷薄田,便是诸葛亮留给诸葛家的全部家产。

此时众人站于站于薄田中央的一块平地处,诸葛瞻道:“各位可知,我为何要领各位来这里。”

众人不知如何回答,诸葛瞻突然跪下,流泪道:“家父去世的时候是五十四岁,而我已三十二,若我向父亲那样寿命,只有二十余年了,而如今我却没有任何作为与功劳。天下依然三分,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梦想依然难以实现。皮肤在失去光泽,睡眠在忧虑中惊醒,恐看不到天下一统的日子了,还望各位兄弟能协助我,让我能继承父辈之志,成就大事!”

而众人皆跪下,皆流泪感慨。

关彝道:“葛兄,兄弟都不是外人,你的志向就是我等兄弟的志向,何必如此呢。”

张绍道:“这是我等兄弟应该做的啊。”

张遵道:“请放心,无论发生任何事,我等都会全力支持你。”

黄崇道:“为你出谋划策,这是我的职分,为你打拼未来,这是我的梦想。”

李球道:“愿为葛兄效犬马之劳,誓死追随。”

五人皆道:“愿为葛兄效犬马之劳,誓死追随。”

于是在这十五顷薄田下,诸葛瞻、关彝、张绍、张遵、黄崇、李球六人,互相跪拜。

诸葛瞻拉着众人手,感谢道:“感谢兄弟,我若能成大事,定不会忘记兄弟。我愿与兄弟同生死,誓死报效国家。”

只见田中水稻,秆叶随风吱吱。

数日后。

车骑将军夏侯霸持令,来到汉中,他马上要与汉中都督胡济见面。

胡济,字伟度,荆州义阳人。曾任丞相主薄,后历任昭武中郎将,前将军,出督汉中。

胡济在任丞相主簿时,因为为人不避嫌疑,敢于直言,多次向诸葛亮进谏,诸葛亮甚爱,将他与崔钧(即崔州平)、徐庶及董和相提并论,认为他们都是能适时规劝自己过失的诤友。于是人们把崔州平、徐庶、董和和胡济并称为诸葛亮四诤友。

这位诸葛亮‘诤友’资历很高,如今镇守汉中已有十年。他和费祎有一定交情,二人性格也类似,皆偏于保守,皆对北伐事业兴趣有限。费祎去世后,姜维数次北伐,感到兵力不足,便请他随自己一起北伐。然而胡济失期未至,造成姜维在段谷被邓艾击败,死了很多人。还好姜维善于治军,被打散的部众很快又聚集归来,避免了更大的损失。但因段谷失利,姜维自贬谢罪,而胡济不奖不罚,依然镇守汉中。

段谷失利将姜维和胡济将本就一般的关系彻底推向恶劣。可因胡济保全汉中十年,多有苦劳,且因是荆州元老,资历深厚,所以姜维一时无法动他。到了景耀元年,国家汉中防御体系发生改变,在得到皇帝许可后,姜维终于有机会来处理胡济问题,将这个对于自己北伐事业‘拖后腿’的男人,调往合适的位置。

此时,夏侯霸已经来到汉中都督府。

胡济走到府外迎接。

当夏侯霸走近,胡济道:“什么风把国舅给刮来了。”

夏侯霸站在他身前,道:“胡济将军,我是带着皇帝诏令来的,先办公事吧。”

胡济道:“末将明白。”

二人走到官府前堂,夏侯霸拿出诏令,胡济接令,夏侯霸道:“诏曰:‘魏贼势大,天下未宁。胡济督汉中,历经十年,保全一方,忠勇可嘉。今以胡济为右骠骑将军。今后一切调动听令于大将军姜维。’”

胡济道:“臣胡济接诏谢恩。”

接诏后,胡济疑惑小许,道:“夏侯将军,陛下先给我升职,又让我听令于大将军,这到底是什么意思?”

只见夏侯霸拿出兵符,道:“兵符在此,胡济接军令:右骠骑将军胡济,本人及家属移守汉寿,汉中诸军皆留于当地,不可调动。”

胡济勉强道:“胡济得令。”

胡济接令后道:“国舅,陛下、你和大将军三个人把我请出汉中,是不是觉得我是一个很不听话的人。哎,当时段谷之战,我是担心魏关中军趁虚而入才不敢轻易用兵。我也时常自责,也写信于陛下、大将军,请求惩罚,只是众人皆觉我年老,不忍心。这次一见到国舅,就来了个大调动,看来陛下与大将军终究还是不能原谅我啊。”

夏侯霸笑道:“老将军多虑了,这是国家新计划,和人没有关系。”

胡济依然疑惑,道:“是吗?计划变了,人不一定要变,我还没死,还可以守汉中,只要我还有一口气在,敌人就别想踏进汉中一步。可是为何要我退守汉寿呢?今日的汉寿已经不是往日的汉寿了,前有阳安关口,控制汉中,后有剑阁雄关,保全蜀中,汉寿之地,如今可比鸡肋啊!”

夏侯霸道:“再说这些也没用了,这里不再由你负责。老将军收拾一下就走吧,若还有问题可以上表陛下。”

胡济摇了摇头,道:“算了,就当是迟来两年的报应吧。”见夏侯霸不回复,胡济继续道:“那我再问一句,我走之后,汉中诸军由谁负责。”

夏侯霸道:“关中都督傅佥等将领随后就到,之后的事就不由你费心了。”

于是胡济即刻吩咐下属收拾物品,给这里的新主人腾地方。

夏侯霸走到收拾盔甲的胡济跟前,道:“老将军,你不会埋怨大将军吧。”

胡济道:“我怎敢埋怨,他是大将军,国家军务都由他节制,我不过是被调往汉寿养老的废弃之将罢了。”

夏侯霸道:“伟度啊,右骠骑将军官职非小,你并没有被废弃,国家还是要用你的,内心可不能消沉呢。”

胡济把收拾好的东西放在案几上,站在夏侯霸身前,道:“可那又能怎样,大将军费祎死在汉寿,我又和他关系良好,现在让我去那里难道不就是有给我送终的隐意吗?至于右骠骑将军,退守孤城,甲士不过数百人,真是有名而无实,得来何用?”

见夏侯霸又要相劝,胡济止住道:“好了好了,你就别说了。你是国舅,年纪比我还大,千里迢迢从成都赶来,已经很疲劳,就不要再辛苦口舌了。我呢,也是一个识趣的人,抱怨几句后就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了,我的时代已经结束,希望新任早点来坐镇汉中都督府,说完了,我现在走人。”道后胡济吩咐左右拿好行李,于是离开。

诸葛亮之子诸葛瞻在家交友深情,诸葛亮之诤友胡济被军令调往汉寿,时代一直向前,一直在变,那么今后有将发生哪些事情,请看下一章:益州学子论诸葛。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