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中樊建道:“陛下在位三十余年,即有文景理民之干,亦有光武中兴之为。”
侍中张绍道:“今日追谥先辈,我朝必将得到先辈神灵之庇护,兴汉大业,必会成功。”
“兴汉大业,必会成功!兴汉大业,必会成功!”百官高呼道。
当众人热情高涨之时,唯有姜维站在一旁,他显得非常冷静,心中毫无波澜。
姜维这特殊神情,自然被刘禅察觉,他感到奇怪,于是招呼百官安静,看着姜维道:“姜爱卿,卿是不是有什么话想说。”
见皇帝点名,姜维走到中央,道:“陛下,今日之事,确实感动。但臣认为,还有一位将军也可以给予追谥,他虽然不是前朝去世,但同样拥有光辉灿烂的事迹。”
刘禅惊讶,道:“请卿说明,是哪位将军?”
姜维道:“赵云,赵子龙老将军。”
刘禅点头道:“对对对,还有赵老将军,吾怎么差点把他给忘了,卿继续说。”
姜维道:“当时曹贼南犯,与先帝在当阳长坂相遇,赵云表现出的勇敢与义气,连最坚硬的金石都可以穿透。他用自己的身躯保护当时年幼的陛下,使得陛下获得平安。后来孙夫人回吴,打算将陛下一并带走或为质子,又是他和张飞将军一起于江上拦截,夺回陛下。他用忠诚得到先帝的欣赏,先帝特命他掌管内事。他用礼仪厚待同僚下属,因此军队都愿意为他效命赴死。他跟随先帝征战中原、荆州、蜀地、汉中,随丞相北伐兵出斜谷。军事上的表现得到过先帝、丞相的数次称赞。他虽然已经过世,但意识长存,犹如不朽。如今应当给予感恩,这样才能激发更多的人有这般舍生忘死的气节。他为国效命三十年,经营天下,遵守法度,功勋卓着,理应给予追谥。”
姜维这话一出,朝堂之上又是一阵议论。
刘禅让众人安静,对董厥道:“董爱卿,听过大将军之言,卿有什么看法?”
董厥道:“从职位上来看,赵云在前朝官职低于关张马黄,直到陛下即位,才升为中护军、后为征南将军。虽职位有高低之分,但对汉室的忠节仁义,奉献于两朝天子,足以感动天地。追谥赵云,合情合理。”
樊建道:“陛下,臣也认为可行。”
诸葛瞻道:“请陛下追谥赵云将军。”
于是百官皆呼吁追谥赵云。
刘禅道:“是啊,赵云追随先帝,功劳显着。当吾还是幼年时,他历经艰险,靠着忠义之心,让吾从危险转为平安。这样的功勋之臣,是一定要给与表彰的。吾意已决,追谥赵云!”
百官拜谢皇帝。
礼毕,刘禅道:“还请姜爱卿给赵云将军一个合适的谥号。”
姜维思索后,道:“谨按周朝谥法:柔贤慈惠曰顺,执事有班曰平,克定祸乱曰平,故赵云将军可以追谥为顺平侯。”
刘禅道:“顺平,谯大夫,卿以为‘顺平’这个谥号如何啊?”
光禄大夫谯周出列,道:“陛下,臣以为‘顺平’是合适的。柔贤慈惠,意为忠诚贤能,仁爱宽厚。执事有班,意为行事有理有据,井然不紊。克定祸乱,意为为国家平定四方之乱,做出贡献。故可以追谥赵云为‘顺平’,还望陛下采纳。”
刘禅道:“好,就这么定了,明年追谥赵云为顺平侯。这么看来我国就有十二人获得谥号。人有十二属相,天有十二时辰,我国也有十二英烈啊!”
姜维等百官再拜谢皇帝。
于是季汉历史上留下记载获得谥号的人物先后为:法正、诸葛亮、蒋琬、费祎、陈祗、夏侯霸、关羽、张飞、马超、庞统、黄忠和赵云,共十二人。
新一日,追谥前朝将军之告示公布于成都各城门城墙处,当地百姓纷纷汇集告示前。
看着告示,一人叫好道:“好事啊好事啊,早应该这么做了。”
又一人道:“前朝的将军,都是国之楷模啊!”
另有一人道:“这么好的事,到底是谁提议的呢?”
还有一人道:“那还用问,这一定是葛侯之所为!”
旁边人道:“这必是葛侯之所为也!”
于是百姓纷纷夸赞诸葛瞻,认为这件事是他的提议,向他竖起大拇指。
路过此地的陈寿,正好看到这一幕,见此景他却没任何表情,甚至略带一些无奈。
这日晚上,陈寿和小七在李密家吃晚饭。
吃饭时,陈寿从包里掏出一些钱,道:“这是之前借你的,今日全还了。”说后陈寿把钱放于案上。
李密惊奇,道:“你是怎么了,今日主动还钱,很意外。”
陈寿道:“早该如此了,从去年拖到今年,与其说还钱,不如说还个人情。”
李密道:“此话又怎讲?”
陈寿道:“你今日没看到城门口张贴的告示吗?”
李密道:“看过,有什么问题吗?”
陈寿道:“我见围观的民众都认为这是葛侯的提议,所以给予了过多的赞誉。而你我知道,提议者是陛下,大将军姜维和尚书令董厥最早进行商议,而葛侯是再之后与尚书台诸臣共同修订的人员之一。”
李密道:“你这么说有一定道理,那和这还钱有什么关系?”
陈寿轻轻一笑,道:“我不能去制止百姓赞誉葛侯,难道可以放纵自己做沽名钓誉之辈吗?谯先生总说我是州里的标俊,哪有欠钱一直不还的标俊。况且我在你这里获得了太多的帮助,我却从没帮助过你,于情于理,于仁于义,我都不能再这样继续下去了,所以今日必还你钱。”
见陈寿有些激动,李密笑了笑,收下此钱,道:“既然你是这样的想法和行为,那我就成全你,收了。来,继续饮酒。”
于是二人继续畅饮。
放下酒器,李密道:“不过,我有一些疑惑,不知该讲不该讲。”
陈寿道:“请讲。”
李密道:“你是葛侯的属官,葛侯得到民众赞誉,你应该因此而自豪,为何会觉得不妥呢,这让我不太明白。”
陈寿放下酒器,道:“或许是我心中没底。”
李密不解,道:“心中没底?葛侯不是你志在效命之人吗,而如今你已实现梦想。”
陈寿大口饮酒,用袖口擦了擦嘴角,感叹一声,道:“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我是对葛侯未来的道路,产生了一些疑惑。”
李密道:“那你也太多虑了,葛侯的未来一定是美好的,你要坚定自己的信念啊!”
说到这里,陈寿本想继续说,看着手里酒器,却笑了,李密见况,也笑了,两人继续饮酒。
陈寿旁边的小七,陈寿已经开始教她读书。
李密的祖母刘氏,年纪虽大但精神很好。
小七和刘氏,皆劝陈寿、李密少饮一点,可这二人很快就将一坛酒饮尽,然而二人却觉得不尽兴,又拿来一坛,继续饮酒。
李密和陈寿,一个是大将军姜维的人,一个是尚书仆射诸葛瞻的人,阵营或有所不同,却同为蜀人,又是同窗好友。
或许二人心中常有一些纠结、难受,就只有用这酒来释放、宣泄。
景耀三年的季汉朝廷,皇帝刘禅追谥前朝将军之后,似乎朝堂之上获得了短暂的和睦。
大将军姜维主要负责治军,尚书令董厥则在尚书台主持政务,侍中樊建成为皇帝刘禅身边的近臣。
诸葛瞻,刘禅想继续培养他,而他想主持国政的想法也从没减弱。
张翼、廖化、宗预等老将,虽然对姜维内心有所抱怨,但对诸葛瞻却没一点好感。
太子刘璿,他很欣赏大将军姜维,却又无法回避自己的妹夫诸葛瞻不断给自己制造难题,他被夹在二人之间,徘徊彷徨。
然而,天下局势随着历史进展必将发生微妙之变化,谁也无法避免,谁也必须面对,就看明日来临之时,迎接自己的会是快乐还是痛苦,是坚毅还是困惑。
偏于西蜀的汉国,今后又将发生哪些事,请看下一卷。
第三卷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