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博士辛苦了!”
张思源热情地握着手。
蒋弛雨很有风度地点点头,紧接着张思源介绍了留美归国博士江道源、许美琴和研究所里的骨干专家。
一番礼节性的接待过后,冷蒙雨急着回家,张思源给拦住了。
“你们还在这儿两个月呢,总不能连接风宴也不吃,一会儿我们所长也要来的。”
“康老师!他身体还好吗?”
冷蒙雨眼前一亮。
“看上去还好,就是时常会感觉到疲惫,虽说推掉了一些行政工作,但是他整个人看起来好像更忙了,我出国的两个月里他跑了三次北京,一次上海,还去了珠海,真担心他的身体会受不了。”
冷蒙雨听了张思源的叙述,亮起来的眼睛转瞬间又黯淡了下来。
“有谢向明的消息吗?”
张思源知道她是在保密单位工作,爱人去了国外是要受到严格政审的,就更不要说联系了。
“我也是刚走了几个周边国家回来,老师那边和他的联系多一些,一会儿我带你单独去见老师。”
“这样好吗?他那么忙?”
“总不差这点说话时间,我也想了解一下那家伙的现状呢,呵呵……”
张思源提起那家伙时,冷蒙雨忍不住乐了,看来他们两人相处得还不错,至少谢向明提起对方的时候也经常满嘴那家伙……
……
……
德国洪堡市。
在一个涌现了康德、黑格尔、马克斯、尼采的国度里,成立于1948年的萨尔大学只能说“年轻”,qs世界大学排名也并不靠前,之所以选择这里因为它是全德国四个最好的计算机学院之一,德国人工智能研究中心(dfki)就设立在这里。
因为它的“年轻”没有老气横秋的传统,缺少一些仪式感,反倒更适合谢向明这种喜欢实用的人。不过学院没有仪式感不代表导师也没有。
在中国人看起来极为拗口的一长串德国名字的背后是一位知名的机器人专家,奥托.海因里希.尼克劳斯。
第一次看到这个名字的时候闲繁琐的谢向明干脆私底下叫他老尼。不过就算公开叫也没人会介意,因为放眼四公里之内只有他一个中国人。
老尼第一次和谢向明相见的时候居然满脸怀疑的表情,他第一句话就问。
“中国也研究机器人?”
这是个疑问句,如果换做某个义愤填膺的愤青恐怕会当场拂袖而去,但谢向明看出他这个人虽然不太好相处,但从问话时的语气和清澈的眼眸里看出,这句话是无心的。
老尼是一位治学严谨甚至到古板的学者,在他的目光审视下,前来面试的学生多半会表现出畏缩的神态,但是眼前这个年轻人不仅没有,反而大有反客为主的意思。他毫不客气地在未来的导师面前大谈机器人控制论,论点之专业让他这个知名专家都感到惊愕,甚至有些方面的想法还十分先进。
“传统的工业机器人普遍的通病就是太笨重,只能做一些粗活儿,遇到精细的作业时就显得力不从心,这是因为机械手臂太单一,试想人类为什么要研究机器人,就是为了取代人类的劳作,那些单臂机器人因为控制过于简单导致无法进行复杂的操作,今后是双手的时代,甚至是多手,多出人类没有手臂,完成人类无法完成的工作,这才是未来的发展目标。只不过凭现在的技术让机器人挥起双手在空中凭空飞舞显然是不可能的,我们可以考虑制造出辅助机械来协助智能手的工作,其运动表达式为……”
“够了够了,你通过了!”
再让他讲下去老尼家里特意准备的扁豆汤都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