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尚书此人,能做至刑部尚书,一是因资历足,二是因善于“揣摩”上意。
建安帝还在世时,略略暗示之下,佟尚书便能昧着良心给宁夏王找点证据出来。使得宁夏王无可辩驳,被罚去守皇陵。
现在盛鸿下令,命佟尚书五日内审出个结果来,佟尚书焉能怠慢?
关键是,俞光正递送的那份状纸上写的一桩桩都是事实。之前进展不快,是因顾大人亲自去了一趟佟府……
现在天子发了话,佟尚书也顾不得和顾大人的同僚之交了。
短短三日,被刑部问审的俞家子孙便纷纷招认了罪责。或关进刑部大牢吃几年牢饭,罪责轻一些的,家产被抄查,打一顿板子放回俞家。
俞家家主俞光德,四品的工部郎中,当朝俞太后的庶弟,纵容族人行恶,罪名确凿。顾虑朝廷命官的颜面,天子下了口谕,令俞光德自请辞仕。
有俞太后在,俞光正想争夺家主之位不可得。不过,俞家也就此分裂为两派,族中内斗不休。
至此,俞家败落之势已十分明显。
反观谢家,一阵流言过后,日子该怎么过还怎么过。暗娼出身的徐老夫人,老着一张脸继续和诰命夫人们来往。
一众诰命贵妇,心里再鄙夷,碍着帝后的颜面,也不敢流露出来。
有刘御史先例在前,无人敢在朝中弹劾谢钧。
俞顾两党倒是也想学一学俞光正的手笔,暗中找人调查谢家梅家,然后找人递一递状纸什么的。
可惜,谢家人口简单,族人都在临安。而且谢家发迹的时间太短,族人还没来得及“欺男霸女为恶一方”。
梅家又格外谨小慎微,子孙平庸了些,却没那等浪荡纨绔四处惹祸的子孙。一时间,难以下手。
此消彼长之下,朝中的风向也有了微妙的变化。
简而言之,天子倚重内阁重臣,俞顾两党不得圣心,渐渐呈现颓势。
俞太后在朝堂中的影响力,也因此大大降低。
与此同时,天子又主动召集皇室宗亲,令他们推举新的宗正。
河间王被刺后,宗人府的宗正之职一直空悬,由临江王暂代。临江王既有兵权,又统领宗人府,也成了宗亲之首。
临江王旗帜鲜明地追随俞太后,宗亲里无人不知。也因此,皇室宗亲大多依附俞太后。向帝后投诚的少之又少。
盛鸿放出了这么诱人的鱼饵,宗亲里自恃有些分量的,开始蠢蠢欲动,私下走动频繁。
临江王也是精明之辈,自己不能兼任宗正,便推举出了堂弟靖江王出来。便如当日的河间王一般,靖江王对自己言听计从。
宗人府还不是照样在自己手中?也彻底在俞太后的掌控之下。
万万没料到,待到宗亲们推举宗正之日,靖江王竟以三票之差惜败。得了宗正之位的,是汾阳郡王。
临江王气得要吐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