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子之言语,给了极大鼓励和信心。
在家中安排两日后,太史慈告别了家人,骑着马匹,带着扈从,往寿光而去。
此之一别,及下次归来,他太史慈要名扬州郡!
数日后,当刘祈回到县城官舍,刘直告诉他太史慈到来,已在门外后,刘祈身上的深衣,未做整理,鞋子亦然穿反了,忙出去迎接。
而当刘祈于官舍走来,这般模样后,太史慈心中感动,忙大礼一拜道:“收到县君书信后,慈即从家地赶来。
慈出身卑微,能劳县君看重,更是慈之幸运也!”
太史慈言罢,刘祈已经双手将之扶起,叹道:“子义何必如此自谦!
子义学识丰富,能有治理之能,依我看,将来可为刺史之上,而定地方。
子义箭术超群,武艺高强,乃大德大义之辈,于军中可为领兵大将,决胜千里之外。
祈能同子义同衙为官,更能得子义相助,此诚为我所愿也!”
将太史慈迎入到舍内,且问询太史慈家中事情后,于黄昏,刘祈设小宴,请孙观,业寿等人于席间,以做庆贺。
宴席结束后,刘祈又同太史慈等人交谈许久,大抵是治军等多方面经验。
等到太史慈正式成为县中一员,刘祈终于能松一口气。
转眼到达了十二月,青州之地的旱情,从秋日之雨水,已然得到缓解。
便是在朝廷第三批赈灾之粮下发后,刘祈以粮种而做耕种,以如冬小麦,已有出苗。
“县君,此为户曹昨日刚刚送上来之户册,我县户数,与去岁相比,不减反增。
按照最新之统计,已有两万户,且按照县君之言,多于巨淀湖一带,于县吏安排下,重新耕田,并修房舍。
渔民之属,则在县衙指导下,已开始成队出行,并有专门指导……”
一大早,即于寿光之所,也有些寒冷,业寿便来汇报县中情况。
战乱与灾荒之后,寿光地方想要恢复,可是比昌虑之地的匪寇之患后的恢复,还要艰难。
刘祈一边听着,手中一边处置着记室送来的文书。
于寿光之文书,要比昌虑多上很多。
尤其各方政令,都要在考虑寿光实际后,而因地制宜,做出改变。
一个好的官吏,绝对不是死守规则,而不知变通之人,于律法和朝廷政令之下,结合情况变革才是要点。
尤其是地方整理,更加庞大复杂。
而在治理中,刘祈凭着优秀的管理能力,总能将地方实际,融入进来。
当业寿将情况汇报后,他一心两用,正好将大半公文处理完。
这一切,即于眼皮子底下发生,业寿每望见这一幕,再考虑到自家县令于其中建议,总感觉为一地县令,于之有些屈才。
刘祈抬首赞道:“嗯,寿光民户能增加,君之功劳大也!
而今之引水灌既可需加紧,另有河堤重建,以防明岁洪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