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政兴高采烈的带着大臣们参观他的御花园,走到一大片绿油油的秧苗前张政对大臣们说道:“解决我们大汉国的粮食问题,靠它们了。请百度搜索”
“这是什么作物?泡在水还可以活着。”一些燕国本地的官员看着这块田地感到怪,田地里都是水,成片的秧苗沟在水,他们仔细的端详着这些秧苗,怎么看都不认识,总觉得在原先燕国的地方没有见过这种作物。
“这里稻谷吧?”一些从楚国到跟随张政到这里的官员有点儿不敢肯定的问。看到这些秧苗官员们倒怀念起来稻米的味道。只可惜稻谷只有在靠南方的楚国等地有种植,赵往北方种植的很少,等到了燕赵这些地方,连种植的都没有,燕国本地的官员根本没有看过稻谷是什么样子。
“对,这是稻谷。”张政望着成片的稻苗,满满的都是希望。
“可这稻谷是南方的作物,到了北方能生长吗?”有人懂得一些农业知识,所以更加不放心。
“没问题。稻谷不仅能够在北方生长,而且总产量也不会低。”张政知道官员们的担心确实不是多余的,虽然在张政以前生活的年代东北大米代表了好品质。实际稻谷的推广有一个从南到北的过程,直到后期有南方官员到这一带做官,才将稻谷引种过来。
张政在蓟城种稻谷也是十分谨慎的,从占领蓟城后张政命人找稻谷过来试种,已经收获了一季证明可行,张政才决定今年在汉国推广。
“汉王,这稻谷的种植方法有问题?”人一多智慧多,张政手下的大臣还真有种过地当过农民的,其一个叫郭清的当即指出了张政的错误。
听到郭清这么说,大臣们都看向了他。如今在汉国朝堂指出汉王的错误不算什么,但你必须有事实为依据,大臣们都知道张政最讨厌那种来用大道理指责别人不对的人。
郭清既然这样说了必然会说明这稻谷怎么种的不对了。果然郭清说道:“稻谷种下去会分蘖,一根秧苗会分成许多,所以这些稻谷种的太密集了,还要花费人力拔掉,既损失了种子,又浪费了人力。另外大王御花园种植的稻谷虽然不少,但相对汉国来说却是太少。大王既然已经试种成功了稻谷,应在全国推广,可现在秧苗已经长了这么高,现在再下种怕是已经误了农时,今年想大面积种植水稻已经不可能,浪费了一年的时间实为可惜。”
大臣们听的连连点头,大王再英明也会百密一疏,利用稻谷解决汉国粮食问题要拖到明年了。
“郭爱卿说的很有道理,句句都说到点子了。不过有些事情还是可以变通的。”张政倒很欣赏这种官员,对农作物了解的很清楚,而且还敢于说话。
“这稻谷已经种下了还怎么变通?”大臣们嘴不说心里也在想:“大王是不是不想承认错误。”
张政走过去拔起一根秧苗说道:“这稻谷种下去还可以拔起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