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这次同西北羌族的交易有些曲折,不过,成果却是丰厚的。
除去皮毛药材等物,还有腱牛三百余头,好马五十匹。
这些马,可都是没有被骟过的种马!
有了这些种马,放到豫章的马场去,那可是能够培育出新的战马的!
看来,那些羌人的日子确实是不太好过了,否则的话,不可能会连没骟过的种马都拿出来交易的。
不管那些羌人的日子过得怎么样,在现如今的情况下,刘枫都是鞭长莫及的。
之所以对他们上心,最主要的还是为了能够维持一个大型牲口的来源地罢了。
甄氏原本与匈奴人那边是有交易的,只不过,自从甄家搬至柴桑后,这条渠道的路途由于太过于遥远,运输太不方便,再加上世道的不稳,无奈之下,也就只得作罢。
而上次刘枫参与西北的平叛,无意中恰好打通了羌人的这条线,倒也是来得及时。
在与吴析商量好后,刘枫命周仓连同带过来的四百预备队,全部留在了房陵,让他除了负责房陵的安全外,还有就是维护好这条商道,至于其余的事情暂时到不用去管。
至于他们的补给,会由甄家的商队每月运输过来。
一切安排妥当,刘枫陪同甄姜,在房陵登上了船只,顺流而下,不日便回归了柴桑。
……
忙忙碌碌的日子总是过得飞快,转眼间,又到了收获的季节。
这天一大早,吃过早饭的刘枫,在戏志才等人的陪同下,来到了豫章境内的澎蠡泽畔。
这里有新开辟出来的两千亩稻田,里面种植的,全都是刘枫从严氏兄弟山寨里面缴获来的日南稻种。
虽然江南的气候跟日南比起来还是有所不同,好在这批新开垦的稻田是在澎蠡泽边上,底下的泥土都是湖底的淤泥,肥力十足,所以禾苗的长势非常好。
再加上天公作美,一直都是风调雨顺,稻穗结得粒粒都非常饱满,挂在上面沉甸甸的。
“主公,这种稻子确实要比我们以前的稻种好很多,光是稻穗就比原来的长了近三成!”
戏志才从田边拔下一根稻穗,又拿起前面来的路上随手拔下的普通的稻穗,放在一起比对了一下。
刘枫从他手中接过来看了看,发现不光是稻穗的长度,还有谷粒的长度和饱满度,均要比原有的稻子胜上一筹。
“看来,这个稻种在我们这里,一样是可以种植的!”
看到了这个结果,刘枫总算是放下心来。
对于这些农作物,他并不太懂。
有些作物在它的原产地能够高产,换了个地方可就不一定了,最典型的,便是当年晏子所说的,“桔生淮南为桔,桔生淮北为枳”的典故。
究其原因,也只能说是水土不服吧。
现在有了事实摆在眼前,就说明水土不服的隐患没有了,是可以全面推广的。
“刘石,传令下去,开镰!”
稻竿已经开始泛黄,是到了收割的时候了,刘枫朝刘石吩咐了一声。
“好嘞!”
刘石咧嘴应道。
“儿郎们,主公有令,开镰啰!”
随着刘石的一声长喝,顷刻间,金黄的稻浪中涌进了无数道身影,镰刀飞舞间,一行行的稻竿被放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