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家家户户、团团圆圆。
而苏元良一家,四分五裂。
两个嫡子去了庄子上,陪王惠惠过除夕。
苏梓清没有前去,让来接她的两波人,带话回去。
“以后就当没有我这个女儿,自此再无苏家女,只有道童苏梓清。”
而这句话,在大年初一开始,便在东院县城传遍大街小巷。
吴二丫整个脸都缠上了纱布,刚刚给自己做完二次矫正手术。
现在不易大幅度动作,以免扯东手术伤口。
再撑一个月就可以拆开纱布。
调养一年后,日后只要不再伤着鼻子,问题便不大。
为了找齐这些药,还需要打造特质的手术刀和针线。花了她全部积蓄,古代什么都贵,关键还需要自己动手加工处理。
在东岳县医学界,吴二丫以医术高超笼了不少大夫的心。
这次手术,十几名大夫帮吴二丫做的。
事先吴二丫服用麻药,然后开始指挥这些人怎么做手术。
第一次,做好后,七天拆开纱布看了下,不太美观。
便做了第二次微调,也让这些大夫的医术有了质的飞跃,给他们打开一扇崭新的大门。
第二次,七天后拆开纱布,效果明显提高了。
虽然无法和原来比,但是已经能见人了。
等一个月后,她便可以给自己做第三次微整。
就可以恢复如此!
吴二丫听闻了苏梓清的事情后,心里高兴极了。
没了身份,苏梓清什么都不是。
吴二丫吩咐手下那批混混,去街头传唱,又让人去道观附近喊话。
苏梓清既然不想做苏元良的女儿,要断绝关系,那么就也去县衙把户籍给分开了。
苏梓清听到下人谈论后,便吩咐教养婆子把户籍给单独迁出来。
教养婆子听后,满口答应下来。脱离三房,苏梓清也是侯爷和老夫人的孙女。
等老夫人到了后,定然会把户籍给迁到老夫人名下。
这在京城中,也不是什么新鲜事。大家族中,经常有子孙后代是记在祖母名下。
教养婆子大年初五,便又去县衙,又是之前当值的那个官差。
官差直接把苏梓清的户籍给办理妥当,按照教养婆子意思,把苏梓清户籍记在老夫人名下。
“等日后让京城那边给登记上,这新的身份文书便有效了。”官差说道。
“二月份,老夫人就到了。以后苏家便落户在东岳县。
到时候,族长会安排人把所有苏氏宗族的人户籍给带过来。”教养婆子说道。
官差一听,一脸惊讶,这么大的事,怎么都没听说过。
像苏家这样宗族,那人数不说过万,那也绝对是过千。
苏家出了一个宣平侯,一人的道、鸡犬升天!那绝对很多高官显贵,这一个小芝麻小官,府里都有不少奴仆。
各路亲戚,更别说整个苏氏宗族。
“苏大人都没提过?”官差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