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明军由于主将的病逝,没有了主心骨,方政、沐昂等人威望和能力又不够,自然无法形成有效抵抗。
当陈昱赶回思明府时,思家军因为占领地盘过大,兵力过于分散,无法继续进攻,扩大地盘。而明军因为节节败退,士气低落到了极点,无法形成反攻。
双方就这么进入到了相持阶段。
此时,大明朝廷也是出于新旧更迭状态。
太皇太后张氏去世,正统皇帝朱祁镇得以亲政。
而朝中三杨主持内阁的局面,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杨荣回乡扫墓,回朝途中病逝。而杨士奇因为儿子杨稷施杀人所牵连,被迫告老还乡。
而新进入内阁的马愉、曹鼐等人资历又尚浅,只能由杨溥苦苦支持。
思任发父子叛乱的消息传入朝廷,起初朝廷忙于其他事务,并没有在意。在他们看来,有黔国公沐晟在云南坐镇,问题不大。
可是随着局势的恶化,云南方面连吃败仗,刚刚亲政的正统皇帝朱祁镇十分震怒,在调兵增援的同时,就下旨斥责了沐晟。沐晟作为一代名将,哪受得了这个,再加上年事已高,就暴病身亡。
这样下去,云南的局势进一步恶化。朝廷这边也没有什么好的办法。
就在这个时候,思任发派儿子思机发联络陈昱一事,不知道被谁捅到了朝廷。
御史们听说后,不分青红皂白,纷纷发起对陈昱的弹劾。
朝中的大臣也纷纷指责陈昱,为什么不将此事向朝廷上报。
正统皇帝朱祁镇自然也是这么想的。
倒是王振对此事比较公正,他认为陈昱是想置身事外,不参与思家与大明之争。
朱祁镇对王振那是最信任的。他听了王振的分析,依然有些不解,说道:“王伴伴。这个陈昱究竟是忠,是奸呀。他想置身事外,就不向朝廷上报了。那他也太自私了。如果他能在思机发与他联络之后,立即向咱们汇报此事,黔国公提前做些准备,咱们也不至于那么被动,情况也不会发展到现在这个地步。”
要是换做旁人,自然是顺着朱祁镇说话。而朱祁镇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他看到了很多弹劾、指责陈昱的奏折。其中,很多人都是持这个观点的。将战事不利的责任推到了陈昱的身上。
其实这也难怪。黔国公沐晟那是朝廷的肱股之臣,对皇上的忠心有目共睹。而且黔国公每年向朝廷各位大臣孝敬的钱财、礼物,也是很多的。黔国公沐晟暴病身亡,大家自然对其非常同情。
而陈昱,第一次前来京师为太皇太后祝寿,就打御史、打锦衣卫、从昭狱越狱,惹出这么多的乱子,而且对朝臣十分不敬。就连逢年过节的孝敬,也不知道表示表示。
这么一比较,高低立现。
云南境内发生的叛乱,责任竟然推到了远在广西思明府的陈昱。
这些文臣武将对陈昱都是横竖看不顺眼,挖空心思甩锅陈昱。
正统皇帝朱祁镇看了那么多弹劾的奏折,竟然相信了这个论调。
陈昱如果听说了大家弹劾他的原因,非得气得吐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