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旧,用专业用词说,叫做去玻化。新瓷器要变得像旧瓷器一样釉面温润,有和田玉的质感,在不受外力的前提下至少要一百年,但景德镇有很多高手,可以缩短这个时间,做到以假乱真。
徐稚柳在瓷博会足足滞留了八个小时,直到徐清被人请出会场,他才意犹未尽地离开。听程逾白讲如何去玻化,他整个人疯魔了一般,两眼直放光。
怕听不懂,他还拉着徐清充当翻译,不准她离开。
最终的结果是,两个人都有点傻,仿佛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满脑子都是“原来可以这样,还可以那样”的惊奇。
一直到坐在路边夜市,仰头望天上明月,徐稚柳的心绪仍起伏不定。
原来在釉里加锌就能出温润的效果,为什么清朝时没有人懂得化学成分?用鹅卵石通体敲几遍,釉面也能变润?难怪以前老师傅跟他讲,说要仿哥窑、汝窑,仿明代以前的瓷器,一定要用石头敲一敲。
他于陶瓷一行,商远重于艺,所识并不精深,到如今恍然才有一种“活到老学到老”的顿悟感,也难怪做旧作坊里全是邦邦邦的声音了。
会场里摔碎的两件瓷器,在做旧的过程中有点瑕疵,程逾白主要还是凭经验看出来。去了警局用正规仪器检测,多半一查一个准。
徐清难免好奇:“你这么相信他的水平?”
会展中心离胖子饭店近,她顺道过来照顾生意,从柜台拿一瓶江小白,在菜单上划拉几样小菜,朝徐稚柳扔过去一只塑料杯。
“你不信?”徐稚柳反手接住,又问,“怎么想喝酒?”
徐清不说话。
相信水平是一回事,人品又是另外一回事。她没告诉徐稚柳,就在他一个角落也不放过地参观瓷博会时,她去见了程逾白。
当时元惜时正被警察带走,离开前他指着程逾白严词厉色大骂“卑鄙”二字,想必交易没有谈妥。之后程逾白一个人避开人流,去了楼梯间。
她了解他的习惯,心里烦躁的时候就会躲起来,找个没人的角落抽烟。
他大病初愈,脸上依旧没什么血色,看着清瘦了不少。她把烟从他嘴边拿下,扔进一旁的垃圾桶。程逾白看着她,一句话也不说。
“你身体刚好,别抽烟了。”
他睨着她,眼神凉凉的,有点刺。到底谁才是笑话?她按捺不住心里无名的火:“权势对你而言就那么重要吗?我以为……”
“你以为什么?”他没给她说话的机会,“我说不是我导演的,你信吗?”
“我……”
程逾白没放过她脸上一闪而过的迟疑,露出谑笑:“别说你不信,连我自己都不信,天下有这么巧合的事吗?没有对吧!既然不信,你还想我对他说什么?规规矩矩地用我的理论、调研来说服他吗?这么久了,我说的还少吗?你们会听吗?我程逾白是一个怎样的人,你们不都有自己的一套标准吗?”
他近乎失控地吼完,伏在墙上重重喘气。
这几天李可回到瑶里,把他妈请了过来。两人抱着程敏的牌位,堵在一瓢饮门口让他收手,不要再踩踏程家祖上好不容易做出的成绩。
不管他怎么说都是错的,在他们眼里,他就是一个逆天而行的混账!
呵,走了这条路还能指望落什么好吗?他早有心理准备,可看到她出现在这里,一次又一次,他到底忍不住火大!
外头的人也就算了,怎么他身边的人也一个个跟他作对?!
徐清闷不吭声,程逾白一拳头打在棉花上,全身无力。两人各自沉默了一会儿,她重新开口:“如果元惜时真的被扣留,你也不去帮他吗?”
“我要是去了,你还有什么表现机会?”他久久看着她,“徐清,不必再费唇舌,我们直接赛场上见吧。”
……
徐清拿起江小白,一口气喝下大半,辛辣入喉,胃被烧得发热,一阵阵缩紧。她按了按肚子,又是一口。
徐稚柳双手捧着杯子来接,她拎起江小白一看,瓶子已经见底,没忍住笑了。
徐稚柳无奈收回手:“你那天跟朱荣一起吃饭,没显露真实酒量吧?”
“被你看出来了?”她说,“一帮垃圾,倒胃口。”
是一帮垃圾倒胃口,还是他们说的话倒胃口?
徐清跟他对视一眼,知道他在想什么,也没否认:“再怎么样,拿一个人的病痛来取乐,不会是什么好人吧?”
“我认同。”徐稚柳放下杯子,看她情绪低落,琢磨道,“你现在是在担心元惜时吗?他身份摆在这儿,不会……”
“我知道他会没事,只是时间早晚而已。”徐清打断他,“你知道吗?早年在开发房地产时,有很多地方挖掘机一挖,底下全是成堆的瓷山,埋的都是摔碎的瓷片。”
徐稚柳在新闻里看过相关报导,知道那些瓷片的由来:“我们那时候有很多烧坏的瓷器,民窑会折价变卖,或者随手丢弃。但是官窑不行,稍微有瑕疵的瓷器,哪怕只有一个小黑点,都得砸。”
光砸了还不行,还得就地深埋。
国之重器,不可轻易示人。
他与梁佩秋就御用瓷的最后一次争夺,他连烧十八窑,每一窑的春夏碗都填进了瓷山里。徐稚柳强行咽下那失败透顶的苦楚,说道:“官窑的质量要求苛刻,成品率远低于民窑,只有不到一成。”
现代人参观博物馆,看到那些漂亮的、完好的官窑瓶子,看似风轻云淡,其实背后废品尸骨成山,加之时间长,瓷山数量难以计数。
徐清说:“官窑瓷片埋了五百多年,八十年代时简单发掘过一次,整理出十几吨,大概有一亿多片。”
徐稚柳望着她,徐清像是陷入了不知名的回忆中。成堆成堆的瓷山,数以万计的瓷片,都要怎么处理?
没错,就是买卖。
有很多人来买土,一车一车的土买。他们买的当然不是土,而是瓷山里头可能存在的稀世宝贝。可要从里面挑拣出来太费时了,稍不留神就会被人抢走,倒不如先把成车的土买下来,再慢慢进行挑选。最混乱的时候,连瓷山都有黄牛炒价格。
“后来有人在瓷山里发现写有一瓢饮标识的碎瓷片,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徐稚柳不说话了,听到这里也明白她提起碎瓷的原因。先不说官窑,就是民窑,瓷山里也应该是至少九十年代往前的瓷片,怎么会有现代瓷片?
只有一个可能性,那就是有人做了手脚,把一瓢饮的碎瓷掺在瓷山里进行倒卖。
很多外地的老板根本看不懂瓷器真假,也不管官窑还是民窑的,全都拿到市场碰运气,一手倒二手,二手转三手,价格翻好几倍,在外地镀个金,高价售出,再回到本地,低价收回,最终名利双收。
行当里多的是这样做暗门生意的黑心眼子。
“你说外头的人,怎么可能拿到一瓢饮的碎瓷片?”徐清问他,“你说怎么这么巧?人挤来挤去,偏偏元惜时撞到展柜?刚好撞碎的还是赝品?”
能做到以假乱真的赝品,都是顶级高手复制的仿古瓷,做旧水平一流,除非每天就泡在古瓷里,否则任谁都看不出来。
程逾白自己就是这个行当里的翘楚,权威里的权威,要说有谁比他还懂仿古做旧,整个景德镇也找不出几人。怎么刚巧就在瓷博会,就在元惜时撞碎的瓶子上,让他得以“利益置换”的契机?除非这个机会就是他自己创造的,那轻而易举就被摔碎的“赝品”也出自他手,否则无法解释这一连串的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