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刚刚亮,李氏就抱着叔娃,背着个大竹篓,后面跟着背着小竹篓的玉岚三人,下山去云溪郡赶场。
云溪郡是大场,每月的初一、十五赶场。
大竹篓里装着李氏的绣品,这是上个集市青云街的张徐婶给她介绍的活,这活老张家并不知道,叔娃的腿总要些药来保着,老张家又不会给她一个铜板,逼的素来孝顺的李氏也偷偷藏钱。
绣品上面铺了点荷叶,满满当当的放了大半背篓的婆婆丁和干菌子。而玉莞、仲礼的小背篓也晒干的竹笋干和干竹荪;玉岚除了背着竹笋干和干竹荪外,还背着玉莞强烈要求带上的野鸡那几根长毛和野兔。野兔肉和皮毛已经被李氏剥开了,肉用良姜叶包着,还有剩下的两条莲巴郎也被玉岚用稻草穿着提上路了。
走到村口的时候,有些赶场的人也开始结伴上路了,玉莞他们正巧碰到赶牛车的张大发两兄弟,在他们热情邀请下,都上了牛车,朝着云溪郡去。
云溪郡离张家村有几十里的路程,名字虽为郡,却是属于县一级的行政区域。地处西荣府南边,一侧靠着月江,一侧靠着西荣府的官道。而宁安河就穿城而过,奔向月江,在汇入月江的河面,郡里搭了一座长长的七孔石桥,可以步行穿城,也可以坐渡船过河。
搭上牛车节省了半天的路程,玉莞他们来到集市上,已经有不少人在抢占摊位了。云溪郡赶场的集市是不需要支付摊位费的,官吏也没有那么倨傲,捕快多是军队返家的老残担任,民风淳朴,总体来说并没有什么欺行霸市的行为。
来得早让玉莞抢到了个菜市场入口的摊位,她拿出准备好的藤席,把干菌子、婆婆丁、干竹荪、竹笋干、兔肉和莲巴郎依次放了上去,李氏则带着绣品去了绣房交工。
由于玉莞他们年纪小,没有什么人问津,干菌子、婆婆丁好多摊子都有,干竹荪儿大伙儿也见过,知道不好吃,也卖不出去。
玉岚几人第一次到集市,遇到陌生人问话,叔娃把头埋在双腿间,不敢正视别人的目光,仲礼、玉岚也紧张的手脚不知道怎么放才好。
唉,脸皮当不了饭吃啊。
玉莞心里暗暗想到,她拍了拍身上的露水,站到摊子前吆喝了起来:
“快点来看哈哦,新鲜的莲巴郎,又肥又大的兔子,肉多皮嫩,能炸能煎啊,都刮好皮勒——还有晒好的干菌子,干竹荪儿,笋子干,好吃又便宜啊——不买看看也谢谢啊……”
周围路过的人被玉莞的声音吸引来了,“小丫头,这干竹荪看到倒是不错,但是吃起苦涩涩的,腥臭的,你还拿来卖啊?能吃啊?”
“闻到都有点干涩涩的?”
大多数人都觉得干竹荪儿不能吃,虽听见玉莞的吆喝,都过来看着并没有买。玉莞解释着干竹荪可以放心食用,又说买了可以教做法,仍然没有人愿意尝试。倒是几个好心的大婶给他们买了点干菌子,收入了五文。
玉莞看着基本没咋卖的东西,犯了愁,她想象中的场景不是这样的啊。
她不了解云溪郡,靠水靠山,鱼是吃不完的,种类比山涧里的还多,而云溪郡县城内也有座小山,干菌子也没有多少销路。
早知道就挖鲜竹笋来卖了。
正当玉莞垂头丧气的坐在摊子上的时候。一个声音在头顶响起:
“干竹荪儿,我还第一次听到,他们说有股腥味,你说你知道做法,你能做出来,我尝着好吃,我就给你买了。”
玉莞猛的抬头,是个书生打扮的年轻人,京城口音,大概二十多岁,摇着一把扇子,长发用一个玉冠束起,穿着苍青色对襟绵绸长褂,腰间还别了个玉佩。玉莞见他眉目之间淡然,眼神清澈,站了起来回话。
“行,我给你做,不过你得给我找个厨房。”
玉莞不想错失机会,也许这是个转折点呢。
“那就到福满楼吧。”
年轻人指了指远远的一个建筑,这是城里唯一一栋三层建筑,很是显眼。
玉莞让仲礼带着叔娃守着摊子,让玉岚背上干竹荪、兔肉等跟着年轻人去了福满楼。
在路上,年轻人介绍自己是福满楼的掌柜白凌云,每逢赶场时候都会到场上找一些新鲜食材,看玉莞三人是小孩子,且干竹荪也是个新鲜事物,愿意给她们机会试试。
白凌云把玉莞两人带进了后厨,嘱咐厨房的人,让她们可以用任何调料,就搬了条凳子坐在了厨房门口看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