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的说,这就是一座超级工厂。国家需求的各类机械设备、军事装备以及不考虑个性化需求的基本生产和生活物资,都由这座超级工厂来完成。
哈莱姆当初在中央接受培训的时候,听到这个宏伟目标,真是热血澎湃。实际付诸实施的时候,却遇到了数不清的问题,不过好在随着虚灵技术的进步,一个个难关被跨过,总枢机曾经描述过的前景,在他眼里已经不再是浩渺星界,而是夜幕上清晰可见的星辰了。
当初总枢机提到了“工业四点零”、“智能制造”、“精简制造”等等概念,说国家制造中心就是一个尝试。而且不仅是生产力方向的尝试,还是生产关系方向的尝试,现在哈莱姆也有所理解了。
“工业是一整套环节,从原材料到半成品,再到零件,最后成为产品,通过流通到了人们手里,最终实现它的价值。在所有环节里,人能发挥出最大价值的环节是什么?”
“知识让我们发现更多和更好的原材料,智慧让我们发明更方便的工具和更好的工艺,人性让我们发掘出更多需求,而理想……让所有人更幸福的理想,才是最纯粹最有力,也最正确的推动力。”
“对比来看,我们就能清楚的看到,人们在工业上能发挥出最大价值的地方,不是去参与生产,而是基于理想发现需求,发明工具、改善工艺。”
“所以,让人们发挥出最大价值的最理想状况是,人们只需要创造。人们需要什么,有什么想法,制造中心把它变成产品,变成现实。人们不必去关心中间的生产环节,它甚至可以基于人们在效率、成本以及各个层面各个方向上的选择,进行自我调整、完善和进化。”
“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就必须把所有生产环节集中在一起,成为一个透明的背景板。每个人都可以通过正当合理的方式使用它,它不为任何人或者组织永久占有。”
“这不仅是生产力的高级呈现,也是生产关系的高级呈现,是大同主义社会发展到高级阶段必备的特征……”
“现在我们还只是初级阶段,所以我们只是探索。不过我相信哪怕只是初步实现了这个理想,我们所拥有的生产力优势就足以碾压旧时代的敌人,也远远领先于之后必然崛起的敌人。”
回想起总枢机的预言,那时候还觉得晦涩难明,现在哈莱姆心中却是一片清朗。
同时他的心中也燃起了熊熊火焰,眼前的银月保卫战,对国家制造中心也是场严峻的考验啊。为军队提供足够多足够好的装备,满足军队打赢这场战争的需求,这仅仅只是最基本的任务。还要通过这场战争,让国家制造中心将其他零散的生产环节也融为一体,不仅让赤联在生产力上更进一步,生产关系也更为清晰,这才是真正的胜利。
至少,在这场战争之后,国家制造中心可以打通各个公社,作为统一的背景板,支撑起整个国家各个大层面的生产活动。
哈莱姆暗暗审视自己目标的同时,另外两个局长也在讨论他们的目标。
“胡克老头嚷嚷着不要纯主炮战舰,连虎鲸的六炮塔方案都不要,坚决要四炮塔方案,把我的桌子都拍烂了。禁区战要出了偏差,光靠他可扛不起责任啊。”
“如果在虎鲸上装次级破坏之锤的话,去掉两座双联二百电圈炮,换导弹和鱼雷垂发井也是可以的啊。”
“标准破坏之锤还没做过测试呢,次级破坏之锤……哪有那个时间啊。”
“放给能量释放公社去搞如何?没错,就是那个从基建公社分出来,成天研究BoomBoom的公社。”
“那帮地精!?卡塔蒙,开玩笑也得有限度!”
“等无限联合模式在浮空要塞和第一艘箭鲲上验证成功后,我们在能量控制层级上又前进了一大步,这时候公社正好跟进做更多细化的应用啊。”
“那也得决战形势稳定之后了,我们可不能让技术风险大到影响战争进程!”
“说起来……我们先去看哪里,箭鲲吗?”
“不,跟哈莱姆一起去看大角鲸和虎鲸吧,它们仍然是决战初期的主力。”
斥力车拐进隧道,进入国家制造中心军工分区的地下船台。
远远能看到通天塔的砂砾荒原上,六座巨塔相距好几公里呈半圆形分布,每座巨塔下方都有一圈八座醒目的白色矩形标识,有的标识翻开,赫然是类似地下机库大门的装置。
门下另有乾坤,远非地下机库那种规模。都是深达百米,长接近三百米,宽也有百米的巨大船台。
地下船台周围分布着构件加工场,大部分船台上都是不到六七十米长的大角鲸,少数是一百多米长的虎鲸,哪怕是二百多米长的箭鲲级浮空舰,也能躺在船台上。
不过箭鲲在泽塔区另外一处更隐秘的地方,由智灵晨光加专职工人制造,这里是可以由兼职工人参与的工作区域。
六座巨塔,四十八座船台,连曙光帝国舰队城的一半都比不上,但这里每天都能升空接近十艘战舰。好几座巨塔顶端都悬停着战舰,通过长长的补给桥与巨塔相连。
三个局长的斥力车走特别通道进入船台,几列车厢并在一起的斥力轨道车则运载着工人停在船台另一侧,替换原有的工人。这里是轮流换班,日夜不停的建造。
中心的船台与四周的构件加工场通过巨大的轨道连接为一体,看不到脚手架也看不到上下攀爬的工人,四周和天顶的灯光如星辰般密集,汇聚成比白昼还明亮的光芒,将船台各个细节照耀得纤毫毕现。
巨大的机械臂像是从地底爬出来的钢铁恶魔,从几个方向将构件拼装在一起,直至呈现战舰的整体轮廓。若干根从细到人的胳膊,到粗得有好几米的机械臂围着战舰忙碌不停。每一根或者两根机械臂的后方或者底部,都有一个人在操作。
整座船台被一层结界罩住,结界里可以使用特定领域的超凡力量。机械臂有的牵引构件,有的将构件用魔法焊接为一体,有的将节点炉、浮空炉、喷气引擎或者炮塔等设备吊装进战舰,还有的装配法阵、铺设蒙皮。
至少上百根机械臂围着战舰工作,众多工序都是同时进行,相互之间没有干扰。在船台上方的控制台里,虚灵服务器接受着每根机械臂的虚灵感应装置,还有在各个角落穿行的浮游摄像机的海量信息,跟由智灵晨光摸索出来的制造进程自动匹配,不时跳出代表了进度完成的绿点,以及有问题的红点,还有情况不明的黄点。
监工的工作就是叫停红点和黄点,进行操作流程的回溯,发现问题。当然大多数时候只是事后提醒,操作者自己那边同时就能收到警示,监工会依靠综合信息和个人经验给他发布指令。
每座船台算上构件加工场,所有人员超过千人。对现在的赤联来说,这么密集的人力劳动完全是种倒退,但全靠虚灵操作机械臂的话,战舰建造过程中充斥的大量不确定信息和指令反而会拖慢效率,换人上的话能情况就好得多。
唯有如此,才能做到从零散部件到最终升空,每艘战舰只需要四五天时间的效率。
工人们全神贯注的操作,他们进来的时候都挨过一发群体清灵术,感觉状态不好的还喝上一口稀释痛苦圣水。虽然每个进程都留有余量,可以暂停处理,但余量攒在一起不用,战舰就能提前若干小时升空,在以船台为单位的竞赛里,也能挣到贡献点和荣誉。
三个局长在船台各个环节巡视,解决他们手头上堆积的各类问题。他们呆的船台上,那艘虎鲸已经进入到内部装设阶段。从侧面伸入舰体里的通道,若干身着深蓝海军制服的官兵进进出出,大部分腿上都像装了弹簧一样,格外兴奋。
“太棒了,我终于有虎鲸了……”
一位短发女军官坐在还没有装设舷窗透着风的舰桥里,拍着还包裹了泡沫布的舰长席扶手,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光彩。
目光转到在舷桥上来来往往的官兵,神色又变得黯淡了。
她捂着脸嘀咕:“三分之二的新兵,这仗要怎么打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