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主就是个会生闷气的人,从小没有父母,跟着祖父母,祖父母并不喜欢她,她才降生她的父母就相继牺牲。
抗日战争牺牲了多少烈士,父亲是祖父母的老生子,是他们一向是娇贵娇贵的儿子。
父亲参加抗日队伍,祖父母没有阻止得了,祖父母成天担心他牺牲,就早早的在家给他找了媳妇,想给父亲留个后代。
可是母亲也参加了游击队,生了个孩子却是个丫头,祖父母当然是不喜,可是盼着先开花后结果,没想到她才一周父亲就牺牲了,母亲已经怀了下一胎,在抢救伤员的时候就牺牲了,肚子里的孩子也不能出世了。
祖父母对她有偏见,认为她的命硬,不但克死父母,连弟弟也克没了。
可是她是父亲唯一的骨血,祖父母也就只有拉扯着她,如果她要是有个弟弟,祖父母怎么也会把她送人。
死了媳妇他们是疼肚子里的孩子,死了儿子他们是真的心疼。
父亲是为国牺牲的,他们也不好大嚷大叫她是克死了父母,就是暗暗地恨着她。
抗日战争死了那么多人,都是谁克的,真是克的是日本鬼子才对。
跟她文姝有什么关系?
祖父母对她成见极大,养她只是看她是儿子的一点儿骨血,父母没了,对她就极其的冷。
从她有记忆,她就记着祖父母脸子对她总是如冰,对待外人和伯父一家都带了暖气对她就是寒冬数九的西北风,冻死个人。
大伯父的次女比她大一岁,和她一起都在县里的中学读书。
堂姐是一家人娇惯长大的,享受了二十年的温暖。
大伯父文之列是在县里挣钱的工人,解放后招工优待了军烈属,父亲是烈士,大伯父就沾了光,进了县饭店,成了正式工人。
十年了,入了党,当上了饭店的副科长,成了饭店的管理人员,还不都是沾了烈属的光。
有点儿权利,把他的长女文琳,长子文焕,次子文正,都找人弄到了县里当了工人,一家人四个挣钱的。
因为前些年是自己家种地,大伯母舍不得扔下地走,入社后,大伯母就要进城,可是大伯父说现在又是高级社,大跃进的,户口不好进城,工人都招满了,工作也不好找紧抓农业,农村户口不好进城。
特别是今年经济困难,粮食缺,你现在走,城市的户口落不上,村里的口粮也不能得到,大伯母不想在生产队下地干活,只吃苦没有多少收入,进食堂油水多大。
就拿她做了交易。
从记事就没有舒心的日子,祖父母对她冷,她的心是凉的,祖父母没有把她送人卖掉,只是不想对不起儿子,可是看到她就想起儿子,心里不痛快。
她的死活他们也不在乎。
祖父母最疼爱的是小儿子,小儿子死了,传宗接代就得指望大儿子,大儿子第一个虽然是女儿,可是媳妇争气,连着就生了俩大孙子,最后一个孙女还是特别聪明的,长得也比文姝漂亮,儿子当了官,有了出息,只有这一个儿子了,当然就珍惜起来。
祖父母临死托付大伯父一家照顾文姝,伯父伯母说的比唱的好听,说的天花乱坠:“我们要把文姝当亲生女儿,比亲生的还有亲,绝对会对得起弟弟。保住弟弟这一点儿血脉。”